主页 > 旅游攻略

开封黄河游览区游玩攻略简介(河南开封境内黄河82)

沈芳蕤 2023-11-19 09:14:09

摘要:黄河游览区位于开封城北10公里。黄河开封段河面宽阔,大堤高耸,气势磅礴,以“悬河奇观”而闻名中外。在黄河游览区,不仅可以乘船游览黄河壮丽景色,登大堤观赏悬河景观,还可到沿河两

黄河游览区位于开封城北10公里。黄河开封段河面宽阔,大堤高耸,气势磅礴,以“悬河奇观”而闻名中外。在黄河游览区,不仅可以乘船游览黄河壮丽景色,登大堤观赏悬河景观,还可到沿河两岸参观“镇河铁犀”、“林则徐黄河堵口处”、陈桥驿风景区等名胜遗迹,并参观开封黄河公路大桥。

五龙峰景区,这是游览区的中心景区。在起伏的山势上,苍松翠柏间,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古典式的亭轩楼阁:极目阁、开襟亭、依山亭、畅怀亭、河清轩、牡丹轩、引鹭轩等。在景区中心的山麓平地上,有一高5米,用白色水尼成的黄河母亲塑像“哺育”。岳山寺景区。主要游览点有紫金阁、铁索桥、牡丹园、月季园、植物园等。紫金阁分三层,高32米,阁顶有洪钟一口。这里是观赏黄河日出的理想之地。铁索桥位于岳山东侧的断壁峭崖间,桥高30米,长40米,两端建有古朴大方的牌楼。由桥上俯瞰下去,春晕洞、牡丹园、濒河洞、月季园、涛声洞等尽快眼底。

骆驼岭景区,在五龙峰两侧。主要景点是身高10米,重达150吨的大禹塑像。大禹山东东侧山,是正建设中的黄河碑林,内容主要是与黄河有关的古代著名诗词和当代书法家、名人的自撰诗词,以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碑林计划建成三千块的规模。到1990年底已达到一千块。汉霸二王城。主要景点有桃花峪、汉霸二王城(公元前203年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在此对垒时筑的广武城遗址)以及大型生铁塑像“战马嘶鸣”。此外,还有规模宏大的砖雕画廊。长达数十米的《西游记》砖雕已经完成。这也是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景点。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赋予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在一代代领导人的胸中奔腾激荡。

  对黄河这条母亲河,一代代领导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开国领袖毛主席,就留下很多精彩的黄河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跟着毛主席当年的足迹看黄河。

  1936年,毛主席率红军东渡黄河。出征前,面对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他写下了不朽诗篇《沁园春·雪》。其中“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指的就是黄河。

毛泽东书法《沁园春·雪》

   1947年,在陕北佳县,毛主席起草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947年,在陕北佳县,毛主席起草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心情难以平静,专门带着警卫员去看黄河。面对黄河,他心潮澎湃: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

  1948年,毛主席到达吴堡县川口,准备东渡黄河。面对黄河,他思绪万千,伫立良久,深情地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啊!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就是当时治理黄河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工程(今河南新乡的人民胜利渠),于1951年3月开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这是黄河下游变为利河的开端,是新中国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灌溉工程。

  图为人民胜利渠,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汲县和新乡市郊区。 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主席利用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时间,先后来到济南、徐州、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对黄河进行实地考察,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

  1952年10月毛主席视察黄河。

  10月26日,济南。毛主席站在黄河大坝上,听说这里的黄河底要比济南城里的地面高出6至7米后,他心情沉重地说:这很危险。你们一定要把这里的大坝修好、修牢固,千万不能出事。  

随后,毛主席登上泺口大坝,他把目光投向远方,一字一顿地说:黄河水泛滥会给人民造成危害,但我们治理黄河后,又能使黄河为人民造福。

  10月28日,徐州。在云龙山顶,毛主席眺望着黄河故道说:清朝也想治理这个地段的黄河,可是,还是没有治理好。现在我们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了,就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把黄河故道治理好,变害为利。

  10月30日,毛主席前往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地方,即今兰考县东坝头察看。他徒步登上黄河大堤,感叹道:好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他还忧心忡忡地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河水涨到天上去怎么办?

  【河南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就有一首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

  随后,他察看了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的地方,了解治理黄河的规划。

  30日下午,毛主席来到开封柳园口大堤。他站在黄河大堤顶上向北眺望,听说这里黄河水面比开封城地面高三四米,洪水时更高。他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悬河啊!并嘱咐道:发大水时,有危险,党政军民要一齐上,万万不能出事。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我们都能睡个好觉。 

路上,毛主席还谈了他的一个设想:南水北调,用长江的水来补充黄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

  31日,毛主席登上郑州邙山小顶山,察看邙山水库坝址和黄河形势。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1952年10月31日,毛主席在河南郑州邙山小顶山凝望黄河。

  这是67年后的小顶山,再从此处眺望,旧貌换新颜。

  过黄河到北岸后,毛主席查看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人民胜利渠)工程渠首闸,并亲手摇开了引黄灌溉大闸。

在返回的专列上,毛主席非常高兴,他说:变害为利,这是最好的办法。从黄河到卫河,这条人民开发的新渠,改变了过去黄河下游只决口遭灾、不受益的情况,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  

  自从第一次考察黄河后,毛主席一直惦记着再次考察黄河。他还多次提出过策马考察黄河的设想。

  1953年、1954年、1955年,毛主席只要去河南,都关切地询问黄河的治理情况。在他心目中,黄河是与人民连在一起的。

  这是1955年4月17日,毛主席参观治理黄河展览。

  1961年3月,毛主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他要视察黄河、长江。他说: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想跑两条线。从黄河的河口,涡江而上,到她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喜马拉雅山,沿长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

  1964年,年逾古稀的毛主席开始准备将第二次考察黄河的计划付诸实施。由于种种原因,毛主席最终没有实现第二次考察黄河的心愿。

  但可以告慰他的是,今天黄河安澜的千年梦想已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手中成为现实。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