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贾湖遗址游玩攻略简介(游舞阳贾湖遗址原创)
沈芳蕤 • 2023-11-19 07:51:41 • 次
游舞阳贾湖遗址
早就有游贾湖遗址的愿望,今天终于成行。端午节是小长假的第一天,这天吃过馨香的粽子,我便骑着换了新电瓶、动力强劲的电动车,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旅途。
因为急于游览贾湖遗址,一路美好风光也视而不见。我从舞阳县城出发,沿着许泌公路一直往北,经下澧河,走孟寨,过马村,越泥河,当离北舞渡镇约200米左右时,公路西“贾湖遗址”牌坊屹立在眼前。
牌坊上面是横卧一根巨型“七孔骨笛”——当然是水泥做的,制作的很精美。骨笛下面有四个红色大字——贾湖遗址。再看牌坊上四根立柱上雕梁画凤,栩栩如生。四根立柱上,都有一对一米多高面向东、西的石狮子,威风凛凛。
看着这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贾湖遗址牌坊,就叫我驻足良久。为了尽快看到贾湖遗址,我还是依依惜别,继续前行。眼望前方,除了新建了牌坊,去贾湖村的水泥大路中间增加了绿化带,路两边安装了路灯,一直到贾湖村中。来到贾湖村边,映入眼帘的是贾湖遗址石碑。石碑正面记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我仔细端详碑文,碑文还载明“贾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遗存。通过数次发掘,出土珍贵文物数千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与学术价值。特别是在此出土的一批契刻符号及七孔骨笛,已使我国的文字史、音乐史向前推进到八千年前。”——这就是贾湖文化的意义所在。
从此石碑往南是一条新修的宽约两三米、高一米的水泥路,这是在原来护村堤的基础上修建的绕村公路。路西边是已发掘的遗址,用铁栅栏围起,已经褪色的“贾湖遗址公园”几个大字,整齐地散落在栅栏上。整个遗址呈平面的“凹”字型,紧靠遗址南、西、北三方为居民住宅。每一处墓葬、房屋遗存都立了标志牌,标志牌上都有文字、图画说明,可能所立标志牌时间比较长了,有的标志牌上的说明文字已经脱落,但大多保存完好。例如,有一处是1984-1985年发掘,墓底人骨一具,于右股骨下段两侧分别纵置骨笛2支等随葬品;一处2001年春发掘的半地穴式房址遗址,一处该年春发掘的墓穴遗址有骨针、石铲、石镰、骨匕等随葬品;同年发掘的另一处墓穴还出土绿松石耳坠2件。
据舞阳政府网介绍,贾湖遗址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尤以七音阶骨笛(长度在17.3--24.6厘米之间,直径在0.9--1.72cm间有二、五、六、七、八孔等几种)、甲骨契刻符号最为珍贵,使中国文字史、音乐史向前推进了八、九千年。除出土前述文物外,还出土碳化稻粒千余粒,发现圈养羊等家养牲畜遗存、酿酒遗痕等等。
据一位村民介绍,水泥路东边也发掘不少文物,在北边年前还发掘出土两支骨笛。路东这边东西宽约10余米,南北长与路西一样有约百米的样子。四周已用蓝砖砌的围墙围住,但还没有立标志牌等设施。
看完遗址,我又来到村南的贾湖。贾湖是一处自然湖,呈东南、西北走向,宽100多米,长约1500余米的长湖,围绕在村的南面和西面,村西一座拱桥出村,湖水碧波荡漾,清澈透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湖的西北有几只鸭子戏于水中,优哉游哉,湖光美景,美不胜收。我一边欣赏,一边往回走,不仅使我思绪飞扬,仿佛飞向了8000年前……
“贾湖两岸稻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贾湖岸边,肥美的羊群啃着青草,饮着湖水,不时咩咩欢叫;牧羊人一边放羊,一边悠闲地手握骨笛吹出优美动听的仙乐,悠扬的旋律沁人心脾……”这是多么美妙的田园风光画呀!
这样想着走着不觉已穿过遗址,走出村庄,踏上了返乡之路。
今天,我心情很舒畅,我为有这样悠久的历史而骄傲,更期盼明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踏着古人的足迹,不断改革创新,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