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镇旅游景点攻略(洋县老乡笔下的金水银滩)
沈芳蕤 • 2023-11-19 06:58:57 • 次
我的老家在黄金峡镇的一个小山村,西边靠近城山梁,中间被黄金峡河流隔开,与金水的王垭、江里沟、张垭隔河相望。西北边就是金河口,金水河流经到金河口与黄金峡二十四滩之一的金镏子汇合,经过瓦滩、郭滩、渭门,到达安康、武汉,最后注入长江。

在我小的时候,爷爷上街就带着我,那时赶集(赶场)都是去金水,因为离黄金峡(新铺街)比较远。去金水首先要经过金坪渡口,金坪不仅是一个古渡口,也是一个小码头,当时河边停靠很多货船,也会经常看到货船从黄金峡驶过。
坐船过河,经过金河口,沿河边行走三四公里,就到了金水街,金水镇政府位于油坊湾。我的姑婆嫁到金水关岭(铁石关),每年正月,爷爷都带我去拜年。在金水曹家湾,还有一家姓尚的老亲戚,另外还有三家姓曹的亲戚,我们经常都有来往。
青龙崖旁边的白石河,是我外婆的娘家,小时候随外公、外婆、妈妈、舅舅一起去过几次,还记得他们门下坡有一个大水库!金水附近张坪、王垭、青龙垭、站房、秧田、滩背、野猫沟、西太村等地方我也去过。

随着老人们的离去,有的年轻人不在家里,亲戚之间的来往也减少了很多,似乎感觉亲情都变淡了。有什么事情,都是提前打个招呼,也算是礼尚往来。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下一辈的年轻人来往更少,即使在街上擦肩而过,也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互不相识)。
当时的金水街并不大,当时给我留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金水医院(最早的楼房)、金水供销社(分收购门市部和百货商店)、国营食堂、国营药店和邮电所。寄信件、发电报、打电话都在邮电所。后来电信和邮政分开,邮政又分为金融业务的邮政储蓄和信件包裹邮寄业务。
那个时候金水中学和金水粮站都在闫坪,有一个圆柱形大粮库,现在依然存在。八十年代末,金水粮站从闫坪搬迁到简庄河。九十年代初,将金水初中迁移到金水油坊湾。在简庄河,还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

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每户都要给国家上交公粮(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粮食都要分等级,有的时候检验的人说没有晒干,需要倒在地上晒,或者不干净,用风车再车一次,农民真是不容易。当时还有生猪任务,两三家一头生猪,每年都要完成任务,不管粮食或者生猪,都是国家给钱收购。另外还要给国家缴纳农业税、提留款,都是按人头计算!
记得有一次,爸爸去金水街供销社卖玉米,当时人很多,验收称重后开票,取钱又在另外一个地方。爸爸在街上遇到一个门上的熟人,给爸爸发了一支香烟,说排队人多,让爸爸帮忙把粮食钱取一下。爸爸用打火机点香烟时候和别人说话没注意,竟然把两张取钱的单子点着了,赶紧把火灭掉,还有多一半。爸爸拿着取款单去收购门市部开票那里说了一下情况,人家说等下午人少了给查一下,因为收据都是三联单,有据可查。一直等到下午没人了,爸爸才去找开票的人,经过查询审核后,总算把钱取到了。
小时候都喜欢玩鞭炮,有的时候爸爸把零钱(几分,一毛)给我,我攒起来买鞭炮玩。一个大炮五分钱,一串最小的鞭炮五毛钱,我都是偷着买回家!有一次我和爷爷去金水,又想要鞭炮,我把零钱拿出来,买一串小鞭炮还差几分钱,商店的人(私人老板)还是卖给了我,当时我心里很高兴。国营商店不讲价,一分钱也不会少。

我还是在金水街的时候,看别的人那样玩鞭炮。回家后,找一个破旧没用的的洋瓷碗,用小铁钉和锤子在碗底打个小眼,把大鞭炮扣在碗下面,并把鞭炮的引线从碗底的小眼中伸向外面。一般选择空旷的地方,把鞭炮放置好后,用火碳(火柴燃太快不敢点)点燃引线后赶紧跑开,躲到远处观看。随着一声巨响,洋瓷碗被大炮冲向十多米的高空,随后洋瓷碗慢慢落下来,捡回来还可以用上几次,直到最后一次,碗被炸碎。虽然玩鞭炮很危险,我们都非常注意安全。那个时候没什么玩的,村里的孩子玩斗鸡、捉鳖、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以后我长大上学了,也经常去金水。特别是每年的腊月十三开始,金水街上人山人海,拿着东西都没办法走路。有的一家人都去赶集,一个人专门在下街看东西,有的时候还帮邻居或者亲戚看着,当时的金水街道虽然小,但是人还是蛮多的。直到后来金水扩建后,街道延伸到金水上街桥头与108国道接通,才缓解了街道的拥挤状态。
金水的变化和发展还是挺快的,除了108国道,西汉高速穿越金水,交通更加便捷。各地方的人汇集在此,三六九逢集更加热闹非凡,农副产品一一俱全。过年时候,很多城里的人来金水,买土鸡、土鸡蛋、土猪肉、香菇木耳、土蜂蜜、土山药之类的东西。槐树关摆摊做生意的人三六九到金水,二五八在槐树关,后来随着很多人有了固定门面,流动摆摊的人减少了一些。

有一个槐树关的老头,金水街逢集都来金水,在108国道边,除了收购农副产品,还给别人包变蛋(鸡蛋,鸭蛋),一颗蛋加工费从最初的二分钱到最后的五分钱,很多人把家里的蛋带到街上,包好后又带回家,包变蛋原料配方,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前去包变蛋的人还真不少!
我上学后,每次都是经过金水坐车去洋县,回来的时候再从金水回家,所以金水对于我来说特别熟悉。这些年以来,虽然我在外地上班,但对于家乡的变化和大小事情,还是比较关心的。
随着金水街的拆迁和搬离,随着黄金峡水电站投入使用,水位上升,金水街将变为一片汪洋,成为新的景点——金水银滩。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金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我美好的童年,也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不管在哪里,都会怀念家乡,怀念亲人朋友。怀念洋县,怀念黄金峡,怀念金水!

汉江人物档案
庞建宏,字秦洋,又名孤雁东南飞。陕西洋县人,爱好文学、音乐、旅游,身在异地,不忘故乡。业余时间喜欢写一点家乡的文章,多次在洋县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
洋县旅游咨询/投诉电话 0916-2982076
作者:庞建宏
图片:余正虎
来源:汉江
编辑:鹮鹮 /审核:杨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