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即将出发带您研学宝藏宜兴)
沈芳蕤 • 2023-11-19 10:14:37 • 次
"一壶清欢一丸泥"
宝藏宜兴文旅研学
趣味研学
亲近自然
寓教于乐
在太湖西岸有一座2200年历史的小城它坐落于三省交界历史悠久 经济富庶 文化昌明 民风淳厚“陶都”“茶乡”“竹海”“洞天世界”皆是它的标签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资源禀赋
孕育了它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山水环绕,茶香四溢,
四季皆胜景,处处皆风情,
它就是宜兴。
无锡宜兴,古称阳羡,
是著名画家徐悲鸿、吴冠中的家乡。
也是一座悠闲安逸、清新美丽的
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您想像古人一样,体验茶与器的碰撞,身与心的放松,不妨跟随天津美术馆走进人杰地灵、文脉厚重的无锡宜兴,打卡众多文化宝藏,探“洞”、下“海”、玩“泥”、品“茗”,感受炎炎夏日里的江南风情。
一
研学亮点
#01
不只紫砂——多重文化感受别样宜兴
宜兴,不只有紫砂壶,还有7300多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城史,1000年贡茶史、600年均窑史、紫砂史和陶瓷类非遗项目,有80多个天然溶洞、30多个天然湖泊,有华东地区最大竹海。宜兴历史上出过4位状元、10位宰相、385位进士、26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大学校长,素有“千年崇文”的江南古城之美誉,今人更称之为“书画之乡”、“教授之乡”、“院士之乡”。
#02
五堂通识课+五堂体验课——调动五感深度研学
天津美术馆联合宜兴市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善卷洞景区、竹海景区、阳羡茶文化博物馆等官方机构,围绕宜兴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和洞文化,强强联合、定制课程,调动视、听、嗅、味、触五感,将文化通识课与艺术体验课融会于参观导赏与自然游览之中,与文化沉浸式对话。
#03
一城一味——品不尽活色生香宜帮菜
宜帮菜,以淮扬菜为源,乡土食材为本,山珍湖鲜,稻米菜蔬,琳琅荟萃。宜帮菜的最大亮点是原色、原汁、原味。咸肉煨笋、板栗焖鸡、砂锅横山鱼头、乌米饭、雁来蕈……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二
行程剧透
DAY1
全国各地-宜兴集合
入住宜兴高端酒店
入住宜兴高端酒店,屋内设施智能安全,触感舒适,环境优美。在结束一天的行程后,洗个舒服热水澡,或饮一壶醇厚的香茗,为生活添几分雅趣;或漫步宜兴核心商圈——蛟河桥步行街,感受不一样的江南晚风。
DAY2
宜兴市博物馆-善卷洞
了解宜兴洞文化
NO.1宜兴市博物馆
通识课程:初见宜兴——聆听千年陶器的吟唱
第一站去到宜兴市博物馆,参加开营仪式,参观“通史馆”,欣赏宜兴地区自然物产、历史文化、城市发展和非遗民俗等方面的实物与标本。重点了解宜兴历史发展脉络,宜兴地方典型陶瓷器,明清紫砂、宜均、瓷器、碑刻等文物。
NO.2善卷洞
在宜兴城西南、螺岩山深处,藏着一处神秘的岩溶洞穴。天然的“空调”、舒适的水汽、神秘的溶洞,悄然无息地演绎流水与光阴的故事,漫步其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它就是著名喀斯特溶洞、宜兴“三奇”之首——善卷洞。
通识课程:洞天宜兴——看奇石天成 听水滴成诗
先上一堂生动有趣的地质科普课程,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进洞探寻溶洞的奥秘,与万年钟乳石近距离互动,揭开洞内终年温度23℃的秘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很多,但有地下河的很少,而且善卷洞还是“世界三大奇洞”之一。在水洞中泛舟,观察周边千姿百态的岩石,加深对岩溶地质与水文地质的了解。
体验课程:留住自然的色彩——植物拓染
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覆盖着多姿多彩的美丽植物,它们色彩万千,点缀着苍茫大地,充满智慧的人们从植物上提取天然色素,创作出了多姿多彩的图案。在导师带领下,推开神秘的植物王国的大门,观察螺岩山中的特有植物,采集适合拓染的材料,在大自然中上一堂自然美育课。
DAY3
丁蜀成校-紫砂传习
实践宜兴紫砂文化
NO.1丁蜀小镇
“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泥”,几个世纪以来,一件雅致的紫砂壶始终是中国文人和饮茶者终其一生的追求。宜兴丁蜀,这座太湖之滨的小镇,有数千年的制陶史,出产的各式陶器闻名中外。
NO.2紫砂传习
通识课程:紫砂宜兴——世间茶具皆称首
宜兴紫砂以其独有的围片拍打和泥片镶接技艺受到世人尤其是文人的推崇,“世间茶具皆称为首”。宜兴盛产紫砂,是源于这里埋藏着的紫砂泥料。紫砂矿是大自然对宜兴的馈赠,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2007年,“宜兴紫砂”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得到正式确认。
体验课程:美以致用 和而不同——紫砂传习
到宜兴,如果没有亲手摸一摸紫砂原料,那一定无法真正感受陶都的魅力。我们将用一天的时间,拜访丁蜀成校名师,沉浸式学习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把泥巴变成漂亮的茶器、茶宠,以及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体验手工制陶的乐趣。
DAY4
茶博园-东坡书院-丁蜀古南街
品味宜兴茶文化
NO.1阳羡茶文化博物馆
茶博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云湖景区内,位于香林路东侧山脚下,依山望湖。参观主题展馆,学习茶的历史知识,了解茶闻轶事,分辨宜兴各类茗茶及茶器。
体验课程:茶乡宜兴——提一壶清欢赴梦里
因为茶的因缘,每到春天,新叶抽芽,茶田便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茶海广袤,绿浪翻滚,伴着茶的清香,化身勤劳的采茶人,在茶农的带领下,选取茶叶统一杀青、揉捻、烘焙……采茶的你点缀其间,成为他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NO.2蜀山古南街
南临蠡河,北依蜀山,曲曲折折的古南街长余千米,宽三、四米,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紫砂为业。这里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是紫砂艺术大师的“摇篮”,也是明清以来宜兴紫砂陶器制作、生产、贸易的集散地。世界上最贵重、最著名的紫砂壶几乎都出自这里。
NO.3东坡书院
宜兴官焙贡茶的历史起于唐代茶圣陆羽的举荐。他曾评价阳羡茶“芳香冠绝世,可以荐上”。此后,阳羡茶名扬四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在宜兴驻留,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倾诉着自己想要终老宜兴的愿望。
DAY5
竹海
感受宜兴竹文化
通识课程:竹海宜兴——听风穿过“海”的声音
宜兴自古就有“竹的海洋”之称,竹林遍地,苍翠欲滴,远处连绵的青山,犹如一片翡翠的海洋。绿意盎然的竹海,古色古香的亭阁,幽深静谧的小道,清澈甘甜的山泉……笼罩在竹海绿波下,吹过的风都是慵懒的模样。行走在百竹园里,150种竹类簇拥小径,杆杆修竹,掩映其间……突然就理解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感叹。
水是夏日不变的主题,玩水是打开夏日的正确方式。在龙鳞坝,抛开外界束缚,尽情在水里撒野,肆意狂欢,享受独属于夏日的快乐。
体验课程:小小李时珍——辨识草药
宜南山区气候温润舒适,竹海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圈。让我们化身采药童子,行走在草药丰富的古道上,跟随研学导师通过辨别、采摘,感受大自然的舒展与美好,了解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
DAY6
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
学习宜兴陶文化
紫砂与茶,既是互相成就的不解之缘,又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它是陶文化、壶文化、茶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陶器发展史上集大成的产物,标志着中国制陶业巅峰时代的到来。
通识课程:陶都宜兴——抟土为泥成就“五朵金花”
爱茶之人,手上不能没有一把紫砂壶。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不仅能饱览宜兴紫砂、青瓷、均陶、精陶、彩陶等陶都的“五朵金花”,还能欣赏宜兴历史上几乎所有著名制壶大师的艺术精品,一睹“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僧帽壶”的真容。
体验课程:夺得千峰翠色来——青瓷手绘
苍古幽雅的青瓷,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瓷”,自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今,宜兴青瓷名列江苏省非遗项目。我们将尝试在坯体上描摹创造,体验手绘青瓷的乐趣。烧成后的青瓷与紫砂器具将作为结营礼物,邮寄回天津。
三
行程安排
四
报名详情
01
时间
2023.8.8-8.13(6天5晚,宜兴集散)
02
集散地
江苏宜兴
03
报名
即日起至8月1日,仅此一团,额满即止。
04
适合
人文历史爱好者/热爱文旅的亲子家庭。
注:儿童报名须满5周岁(14周岁以下至少需一名家长陪同)。
05
人数
20人成团,30人封团(7月25日前告知是否成团,如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06
费用
4800元/孩子,4500元/家长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
“天津美术馆”进行报名
07
电话
022-83883305
温馨提示
1、行程内需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夏季出行,请根据天气情况提前自备防嗮、防蚊虫和雨具等用品;
3、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将对行车路线、行程顺序、活动内容等作一定调整。
五
费用相关
费用包含
1、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2、住宿:预定为“宜兴氿洲开元名都酒店”,如遇特殊情况,更改同等级酒店,敬请谅解(默认标间,即2人/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助教补单房差);
3、餐饮:5顿酒店自助早餐+8顿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
4、服务:文化导师讲解授课+领队助教全程服务+研学课程所需全部材料+专职司机;
5、门票:行程内景区门票(不包含景区独立收费项目);
6、保险:旅行意外险
费用不含
1、出发地-宜兴往返大交通费用;
2、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家长费用不包含体验课程,若家长一同参与全部课程,则费用与孩子相同,成人同理;
4、单房差费用(默认标间,即2人/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助教补单房差)。
退费说明
1、活动需提前预订,不接受空降,请尽早报名锁定参与名额。7月25日前告知是否成团,如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2、7月25日之前,已报名缴费的因个人原因要求退款,可全额退回;
3、7月25日之后,已报名缴费的因个人原因要求退款,扣除20%行程费用后余款退回,感谢您与我们分担已发生的行程费用,望理解;
4、8月8日后,不接受退款,感谢理解;
5、此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天津美术馆所有。
END
服务台咨询:022-83883300
文案/图片:天津美术馆综合办公室 田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天津美术馆综合办公室 丁洁
监制:天津博物馆党委副书记 张玲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