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鲁迅公园游玩攻略简介(畅游沈阳鲁迅公园)
沈芳蕤 • 2023-11-19 12:24:21 • 次
在沈阳和平区云集街66号,有一座面积并不太大的公园,北邻十五纬路,南邻西滨河路和南运河,隔河相望的是鲁迅儿童公园。
外地的朋友人容易把鲁迅公园和鲁迅儿童公园弄混,其实这是两座不同的公园,分别位于南运河的南北两岸。
公园的面积有4.33公顷,是在建的公园中属于小型的。
公园的外墙是黛瓦白墙的江南建筑风格,和周围的环境相比格外的醒目。
公园的南门开在云集街上,门前是宽阔的广场,正面是端坐着的鲁迅先生塑像,塑像是铜质的是著名雕塑家刘毅的代表作品,先生的神情刚毅、坚定,每当接触到先生的塑像或名字,都会有这样几个词组从头脑中蹦出来,骨气、犀利、民族、文化…
鲁迅先生的文化精神是纯粹的、不屈从于任何势力和阶层的,每一次读先生的作品都能让人思考和顿悟的感觉。
有时又会联想到寓意深刻的故事,那些并非单纯的小说里揭示了藏在传统文化里的疮疤。
先生塑像的背景壁上右侧刻着: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左侧是世人尽知的自嘲中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分别出自先生的两首诗:
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公园的两侧拱形门不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特色,背景壁的后面撰刻着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和公园的历史。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鲁迅是常用的笔名,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公园,原名近江园,建设于1939年,沈阳解放初期,辟为东北人民政府人事局农场,1952年移交给沈阳城建局管理,并改名为锦江公园,翌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将锦江公园改名为为鲁迅公园。
1978年进行了重修,2010年又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现在的有鲁迅家乡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
漫步在园中,体味江南的园林景色,感觉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格调,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湖水、廊道、小桥和立于小山顶上的孺子牛,莫不散发着一种文化和性格的气息,公园里是一种恬静和优雅味道。
有许多的城市里都有鲁迅公园,有的是鲁迅先生的家乡或者是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而鲁迅先生并没有在沈阳生活过,公园是一座纪念公园,是文化在祖国的各个地方的植根和沉淀。
先生生活在清末和民国初年,是中华民族经历动荡和苦难的时代,他像一盏黑夜里点燃的灯火,提醒和昭示着饱受的磨难的人们走出泥沼。
1940年,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