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南京天生桥景区游玩攻略简介(南京天生桥游记)

沈芳蕤 2023-11-20 09:16:52

摘要:昨夜电闪雷鸣降甘霖,缓解了旱情,退了高温。上班途经秦淮柳岸河堤,树影婆娑,清风拂面,令人身心惬意。天朗气清的日子总能让我们心照不宣地向往自然,这样一个好天气,不寻个有意思的景

昨夜电闪雷鸣降甘霖,缓解了旱情,退了高温。上班途经秦淮柳岸河堤,树影婆娑,清风拂面,令人身心惬意。天朗气清的日子总能让我们心照不宣地向往自然,这样一个好天气,不寻个有意思的景点游览一番,多可惜。崔武主任早已打定了主意,我们上午处理完事务,下午便同蒋律师驱车前往天生桥。

车行四十分钟进入南京南郊的溧水境内,停车,扫码,购票。进入景区前,我们参观了天生桥博物馆暨溧水博物馆,观览溧水的历史文化。白居易的叔父白季康曾任溧水县令,任职期间带领地方百姓抗击水灾、蝗灾、火灾有功有德,被当地百姓奉为城隍。他还曾担任徐州彭城和我的故乡虹县(今泗县)县令,这让我倍感亲切。

景区内丛林掩映,我们行走于树荫下,温润的山林环境舒适而清爽,大片月季花园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池塘边的水杉林景色优美。于美景之中放松身心,稍作歇息,我们便径直前往码头,乘船畅游胭脂河。

沿山坡下行百余级石阶,至码头,等候一刻钟左右才开船。船行其间,眼前美景如诗如画,如电影般放映,让人目不暇接。游船激起的水波拍打着两岸的岩壁,水面以上的岩崖有的耸立十数米,如刀削斧劈,刚正不阿;有的悬于断崖,势如猛虎;有的卧于水面,如犀牛河马,不怒而威;有的隐于草木,像不仕贤达,隐而不彰。

由于昨夜大雨,岩壁上布满许多流水痕迹,清流汩汩,或顺着岩壁滑入河水,或滴落河水,发出悦耳的山泉水声。

天生桥与两岸岩壁浑然一体,游船自桥下穿行而过,我感觉仿佛正在穿越历史的甬道。此时,两旁的草木已化身明朝的民工,他们扦插麻绳,泼浇火油,燃烈火,提木桶,持斧凿。他们个个身姿伟岸,胜似披坚执锐的明朝将士,铁骨铮铮。我此刻眉宇凝重,心中油然对当时的民工肃然起敬。

山石上的芦花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平凡无奇身姿散发着迷人的优雅气质,为这里的水天一色美丽画卷增添不少绝妙。

据悉,明太祖定都后,为沟通南京与两浙地区漕运,组织数十万民工历时十余载,死伤民工万余人,于秦淮河和石臼湖之间焚石开凿十五华里人工运河。此河两岸山岗的岩石宛如胭脂,得名胭脂河。开凿时,民工将一巨石下方凿孔十余丈,可通舟楫,上方留石为桥。此桥因地制宜,巧夺天工,宛如天生,故名“天生桥”。天生桥因两岸怪石绝壁,呈险峻、峭丽、幽深之势,被称之为“江南小三峡”。人们将天生桥附近的三段河道命名为“天生峡”、“胭脂峡”、“隐秀峡”。游船返程途中崔武主任邀请一位先生帮我们在天生桥附近拍照留念。

上岸后,我们一起游览了胭脂河上的悬索桥。从悬索桥上远眺天生桥,只见蓝天白云,丛林峭壁,碧水石桥,早已共同演绎出人间仙境。拍了几张照片,我们便前往天生桥。景区为了保护文物,修建了一座木栈桥置于其上,欠身俯看栏杆外侧,残破的桥面依稀可见,历经七百多年的岁月,即便是坚硬的岩石,也掩饰不了岁月的沧桑。我不禁感叹人类的伟大,又感慨人类的渺小。

轻松而自在地结束了本次休闲游,我们三人倍感舒畅。天生桥景区环境优雅,开发适度且尊重人文和自然原貌;区域不大,不会无故折腾游玩者的筋骨;游人不多,没有世俗的聒噪。

纵情山水的情致爱好,不应妥协于案牍丝竹。劳逸结合的生活态度,可以丰富和充实人生。良师益友与良辰美景契合,夫复何求。

付昌华

2022年6月24日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