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卡斯尔旅游景点攻略(微昭看世界)
沈芳蕤 • 2023-11-20 16:18:02 • 次
纽卡斯尔位于悉尼以北约140公里,紧靠太平洋,是新南威尔士州仅次于悉尼的第二大城市,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煤都、钢城,又是著名港口,也是旅游景点之一。与悉尼之间,有公交铁路相通。每天往返数十趟,用公交车票即可乘坐。沿南太平洋西岸曲曲弯弯的海岸线,被称为中央海岸。沿线要经过霍恩斯比、戈斯福特等中心城镇,铁路是他们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相当于城际轻轨。运行密度很高,上下班时候十几分钟即有一班。而且与悉尼公交一票通。
乘悉尼直达纽卡斯尔的火车,一路基本是平原和丘陵。在到戈斯福德前,还常常沿着水面走,分不清是湖泊、江河,有时又像水库,其实大都是海湾,是海湾上游的咸水湖,居民住宅连绵不断,分不清是城是乡。自然风光非常美丽。两侧都是绿色的海洋。过了戈斯福特,铁路两侧房屋逐渐稀少,开始出现大片原始森林,有时都是高大的乔木,被称为澳大利亚的国树——桉树。它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树种之一。
看地图和资料介绍,这里应该就是列入世界遗产的东海岸雨林的一部分。除了铁路经过的地方,远处都是原始森林,有时则是灌木林,都不像曾经采伐过,又经过人工培育过的森林。树木长得都非常茂盛,极目远眺,一片绿色的海洋。从悉尼起,约行两小时半,将近纽卡斯尔,出现一些工厂区模样,它原是澳洲最主要的工业、采矿业中心,矿工们居住在港口附近,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现在更成为风景旅游港口城市。
第一次去纽卡斯尔是乘火车去的。到达终点时,已经没有多少乘客,一直向北行驶的铁路,沿海湾拐了一个大湾,车站紧挨港口。在车站和港口之间,有一条上百米长的非常漂亮的封闭式天桥。天桥的港口一端有一让游客攀登的瞭望塔,也许还不能称塔,应称为瞭望台吧,高数十米,我们老了,没敢去攀登。一出站就是海港。多云天气,现在是夏天,气温却只有20几度,非常舒适。
我们向海港走去,最先遇到一群中学生模样的少年旅游团,全是华人,听他们在讲普通话。给了我们一个亲切的惊喜。我们漫步在港口的大堤上,后来又到火车站边的街道,欣赏着十九世纪的欧式建筑,没有见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看到高大的厂房和一个高高的烟囱,没有丝毫能同煤都钢城联系得起来的印象。只在港口沿了海港大堤向要塞下的海滩走了一遍,那天海滩上游人不多,无法和悉尼附近的那些海滩相比。我们脱了鞋走在浅海滩上,感受过海浪的冲击。没有能登上要塞的炮台,也没有走近观看过这个澳大利亚的输出煤炭和矿石的著名港口。
我们终于有了第二次的纽卡斯尔游。这次是一位澳大利亚朋友费希尔先生,驾驶了一辆小车带了我们游览。上午我们游览了著名的猎人谷葡萄园,下午就带了我们游览纽卡斯尔。我们沿了猎人河,进入纽卡斯尔市区和海港。海港里停泊着好几艘巨轮,我从文字中认出了一艘是韩国的轮船。首尾至少百米以上吧,正在这里装运原煤。我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大,但至少是几万吨的,也许更大。煤场里乌黑的煤堆得如一座座小山,通过全封闭的管道在往巨轮上装煤,看不见一个工人,看不见扬起的煤灰,天是蓝的,树是绿的,房屋是白的,水是清的,旁边的建筑物,绿树草坪,都同别处公园住宅区没有什么两样。费希尔先生两次驾车沿港口缓慢地驶过,让我们好好地看看这个现代化的煤炭出口基地,他看来也很为此自豪。这就是钢城煤都给我们的印象。真让人吃惊。
经过市区,我们去到纽卡斯尔海湾口的要塞参观。这是个小山包。将近山顶,有一道深近两米,宽约一米多的战壕,我立即想起了加拿大魁北克市的战争纪念馆。非常类似。典型的十九世纪西欧列强修筑的炮台。要塞由军人管理。对游客免费开放。下午开放到四点钟,我们到的时候已经过了三点半,军人热情地为我们提供资料,提醒我们要抓紧时间。炮台上有两门大炮,雄踞制高点上,面对浩瀚的太平洋。炮台边有长长的英语介绍字碑,我们看不懂,而费希尔先生却对相关历史非常熟悉,热情地为我们介绍澳大利亚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与外国侵略者的战斗,是二战时日本潜艇曾经到过它的港口外面,被发现后炮台立即向它开了几炮。虽然一炮也没有打中,日本潜艇还是吓跑了。所以,这个炮台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是有过光荣战绩的。炮台上还有供游客休息的椅子,在我们之前还有一批十几个游客也正在这里参观。迎着太平洋上吹来的阵阵海风,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海洋,让人引起无穷的遐想。
【本文作者】毛微昭 浙江传媒学院离休干部。
【祥哥教研室】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直播与网红研究所所长李新祥教授负责运营,聚焦于互联网直播与新媒体运营。原味刊出,敬请吐槽。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