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唐梓山风景区游玩攻略简介(秋游唐梓山)
沈芳蕤 • 2023-11-20 18:55:06 • 次
星期天,秋高气爽,与家人计划去多年熟知并多次从它旁边走过的唐梓山转转。吃罢早饭即驱车南行,约上午九点至湖阳镇南紫玉山,该山位于唐枣公路东侧约三里地,地势不高,也不险峻,海拔约二百多米,与黑龙镇境内发山<白玉山>相当。从公路到山边的是小柏油路,很干净整洁,路的尽头是山脚下的紫玉山庄,山庄环境幽静,我们只在这里徘徊半小时,随后继续向南朝唐梓山出发。
往前走不远即进入枣阳寺庄境内的唐梓山风景区,门票30元,乘游览车单程10元。唐梓山也不太高,海拔380多米,圆锥型山体,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步道,供游人步行上山;一条柏油马路,主要供景区游览车通行。风景区位于枣阳城北22公里、太平城镇北5公里,方圆4平方公里。唐梓山有唐子亭,山顶有祖师殿、圣公圣母殿、无量殿,山腰有灵官殿、乾銮殿、娘娘殿,有传说的刘秀聚将台、分金亭,山间有卧牛石、圣饮泉、仙人池、一人道等自然景点。唐梓、紫玉两山平地凸起,山脚毗连,山峰兀立,攀及山巅,极目望远,挥手可见,遥相呼应,心旷神怡。旧县志引述:"唐梓山在县北六十里,平地凸起,气象万千,邑之门户也。"据河南南阳府志载:"唐子山一名唐城山",即高风隐居之处。据载:西周时,有一姓唐者获封子爵,分封于今襄阳、南阳一带取名唐国,此山遂得名"唐子山"。相传唐梓、紫玉二山,是当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行至四十八里宽的红沙河,心中胆颤,扁担折断,两山坐于此地,扁担落在两山之间,架成一座天然石桥,人称扁担桥,至今犹在,又传:春秋时期此地归属唐国,有位王后娘娘死后埋在莲花堰旁,后慢慢长大成一座山头,古代王后也叫"梓童",后来人们便把此山叫做"唐梓山",王后娘娘的贴身侍女叫紫玉,为娘娘陪葬而来,遂叫"紫玉山"。

山顶远眺之一
怀着对唐梓山传说的好奇和对中华道教文化的崇敬,我们便沿着步道台阶拾级而上,从石阶颜色和完整度看,石阶步道应有十五至ニ十年左右吧。
步道两侧是比肩争峰直上的红
松,郁郁葱葱,给这苍灰色的
秋天平添了勃勃生机。虽说山
不够高,但步道还略显有点
陡,道旁有两个卖香表的,看
到我们就让我们买香表,我们
推说到山顶再买,她们也不再
坚持,谁知我们往上走了一
截,其中个又拐着香表筐子
撵上我们恳请我们买些香表,
不好意思,我们买了一套十五
元的拿着,走走歇歇,约半小
时到达山顶。山顶上金碧辉煌
的寺宇成为半空中耀眼的明
珠,远处飘来的白云扑山入
怀。
鹤立山顶,脚下是万顷奔腾的松涛。举目远看,弥望的是毫无遮掩的苍茫大地,千百的水库堰塘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明镜般闪烁,纵横的田原阡陌林网道路棋格子般铺陈开去,在云蒸雾腾的浮动中消失于无极苍茫的视野之外。山的北边,极目远眺,多是一些平平杳杳低矮的小山,只有紫玉山与之遥相互应,相看两不厌。

山顶远眺之二
山顶道观寺宇颇多,有真武殿、玉皇殿、文昌殿、灶王殿、药王殿等等不一而足,分别供奉着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女娲、八仙、月老等等,处处彰显中华宗教文化元素。

与紫玉山相望

在山上游览约一个小时,下山立赴垂涎已久的唐梓山地锅炒鸡店一一山下第一鸡,点了一只炒鸡、一份山野菜、一份莲菜和一份传统农家咸米饭。唐梓山炒鸡远近闻名,经过店家十几年传承精研,已成为豫鄂两省交界一道名吃。炒鸡上桌,鸡肉焦黄鸡皮透亮,散发着诱人的肉香,沁入肺腑,调动起每个人的味蕾,顾不上斯文,忍不住动起手来开始这饕餮大宴,咬上一口,肉质坚实嘴角流油,好不快活!一顿饱餐后便打道问府,唐梓山一行,既欣赏了优美自然风光,又领略中华历史文化,更满足了口腹之欲,不亦快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