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莫斯科莫斯科大学游玩攻略简介(莫斯科中山大学)

沈芳蕤 2023-11-21 00:02:59

摘要:新中国有五位副国级以上领导人在这所学校学习过,历史上更是有多位中共高级干部在这所学校接受过马列主义理论的专业培训,这所学校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新中国有五位副国级以上领导人在这所学校学习过,历史上更是有多位中共高级干部在这所学校接受过马列主义理论的专业培训,这所学校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她就是专门为中国革命创办的“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习惯上称之为“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4年1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以后,为了帮助中国革命培养政治骨干和军事人才,苏联帮助建立了两所大学。1924年5月,帮助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1925年9月在莫斯科成立了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

莫斯科中山大学,完全是苏联政府出资创办的,只招收中国学生。建校五年共招收了四期,先、后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有八百多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学生,名义上是国民党选派,实际上是国共分别选派。第一期国民党选派的学生中有许多国民党要人的子弟,如蒋经国、冯洪国(冯玉祥之子),邵志刚(邵力子之子)于秀芝(于右任之女),李宗义(李宗仁之弟)还有后来成为国民党特务系统骨干分子的邓文仪、康泽、贺衷寒、郑介民等。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声明,和莫斯科中山大学断绝一切关系,因而第三期和第四期招收的学生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1928年9月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时候的学校成了一所为中国革命培养马列主义理论干部的高级党校。

莫斯科中山大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的干部,其中不乏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曾担任过中共最高领导职务的王明、博古、张闻天;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中的唯一女团长张琴秋、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沈泽民、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等;新中国成立后担担任过副国级以上领导人的有邓小平、陈伯达、董必武、叶剑英、杨尚昆;在各部委担任领导职务的有乌兰夫、林伯渠、王稼祥、徐特立、伍修权等。

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于1930年秋停办。

感谢阅读!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