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满都贾格纳神庙游玩攻略简介(云中鹤尼泊尔游)
沈芳蕤 • 2023-11-21 18:31:42 • 次
2018年10月8日,我和夫人晓明游了尼泊尔、不丹,来回16天,由旅行社专门定制。北京没要。有直飞尼泊尔的航班,必须中间换乘,我们是经昆明转飞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下了飞机,就见到来接我们的导游,为我们戴上用万寿菊做的花环。
尼泊尔全称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与中国相接,喜玛拉雅山脉是中尼的天然国界,有两条路通西藏,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邻,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850万人。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GDP为740美元,不到咱们的十分之一。
加德满都给我的印象很糟糕,大概是我到过最脏的首都。整个城市破烂不堪,垃圾遍地,居民楼房像鸽子笼孤立地站着,好像总也没建完似的露着红砖和钢筋。道路只有中间还剩点柏油路面,两边都是裸露的土路,车辆驶过,暴土扬尘,行人大都带着口罩或用围巾捂嘴。尼泊尔曾是英国殖民地,所以都是右舵车靠左通行,路上没有分道线,车辆无序的争抢前行,所有十字路口红绿灯都不亮(不是停电,是永远不亮),警察尖声吹着哨子,手舞足蹈,跑前跑后。城市脏乱差和印度真有一拼。
加德满都谷地包括了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三城市,后两个城市与加德满都相距太近而连了一个整体。谷地历史上一直是连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历代王朝的都城和宗教中心,保留了大量的皇宫和寺庙,有七处被联合国列为文化遗产。加德满都建有2700多座寺庙,基本都是印度教寺庙,分布在全城各处,被称为“寺庙之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死了八千多人,很多寺庙受损、倒塌,现在正大规模修缮。
谷地三个城市都有广场,是皇宫和大寺庙集中的地方,所以都叫王宫广场,或叫杜巴广场。行进在曲折、狭窄、幽暗且毫无指示的小巷之中,突然眼前明亮开朗,雄伟的建筑扑面而来,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加德满都市景,因为地震频发,全是矮楼,
好像没有建完住宅楼,其实居民已经在里面住了很久
在巴德岗皇宫向外看,古老的建筑已经快被市井淹没了
尼泊尔餐
尼泊尔满大街跑的都是印度塔塔公司造的车,或者印度组装车,车牌号码依然用梵文数字,看得一头雾水。
上图车牌下面四个数字翻译过来是“5694”。其实,现在国际标准数字最早是印度人发明的
街头流浪汉
在加德满都住的“康提普寺庙别墅”,印度教的味道很浓,客房矮小昏暗,灯光如豆,房门锁是插扣铜吊锁,在我印象中,应该是锁仓库大门的
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一个叫兰毗尼的地方,去之前一直以为尼泊尔是一个佛的国度,做了功课才知道,那是一个印度教的天下。
公元4世纪,印度北方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逃到尼泊尔,推翻原著民的统治,建立李查维王朝,到了公元13世纪,又被另一群从印度来的人建立的玛拉王朝取代,直到1768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最后建立沙阿王朝。
2008年5月,尼泊尔废除了君主制,改为宪制,延续近240年的沙阿王朝宣告终结。印度人的统治,所带来的宗教、艺术笼罩这个紧贴喜马拉雅山脉小国,但又萌生出许多本土特色的文化。
印度教是一个民族宗教,依靠众多信教的印度人,让该教坐上了世界宗教的第三把交椅(前两个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排在佛教之前。世界上除了印度之外,尼泊尔是唯一一个把印度教作为国教的国家,1962年的宪法写道,尼泊尔是“印度教王 国”,“其君主崇信雅利安文化和印度教”。
尼泊尔和印度一样深受宗教影响,全民信教,宗教氛围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现在全国90%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余为佛教徒、穆斯林等。
巴德岗杜巴广场的尼亚塔波拉塔,也叫塔莱珠女神庙。这么细高的建筑没有毁于地震,真有灵性
尼亚塔波拉塔台阶上的护法神兽
在尼亚塔波拉塔上看湿婆神庙
湿婆庙地震受损在维修,也阻挡不了信徒朝拜
杜巴广场
被称为“55窗”玛拉王朝皇宫
印度教出现在八世纪,是在古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和另一印度古老宗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慢慢发展起来,所以,佛教里面有许多印度教中的神,比如修罗、罗刹、夜叉等。印度教是个多神教,慢慢形成了三大神,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和毁灭之神湿婆,这倒符合事物要发生、发展、消亡的辩证法观点。
印度教里面也分派,尼泊尔所信的是其中的湿婆派,认为湿婆是宇宙最高神,在三大神中法力最大。
不要因为湿婆名字中有个“婆”就以为是个女的,其实他是个男性神,在吠陀时代只是掌管风暴的小神,后来成了三相神之一,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他在象征着“毁灭”的同时,又象征着“再生”和“昌盛”。佛教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是最能体现印度教诸神双面性格的神祇,性情既暴躁易怒,又温和慈祥,既是嫉恶如仇的复仇者,又是清心寡欲的苦行僧,发起飚来逮谁灭谁,会让整个宇宙颤抖,温和起来又轻声细语,柔情似水。总之,湿婆应该是那种有超强占有欲和被征服欲的女性所喜欢的酷男人。
湿婆用情很专,只有一个妻子,就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帕尔瓦蒂也是创造之神梵天的孙女(关系有点乱),长得很漂亮,对湿婆也很痴迷。湿婆妻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化身和名字,在尼泊尔有许多女神庙,比如杜加女神庙(女战神)、夏克蒂女神庙(保护神)、难近母女神庙(智慧神)等,其实都是湿婆妻子的不同化身。帕尔瓦蒂为湿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憨态可爱的象头神伽内什(Ganesh,破除障碍神),另一个是勇敢英俊的战神塞犍陀(Skanda)。这个塞犍陀后来皈依大乘佛门,成了佛教的护法天尊韦驮菩萨。在我国一般佛寺山门里,两侧是四大天王,中间是弥勒佛,他的身后,正对大雄宝殿佛祖的位置,一定会看到一个英俊的金甲武士,鸾带飘逸,双手合十,宝杵横放臂上,这就是韦驮护法,梵名Skanda,湿婆的儿子。
帕坦的杜巴广场
广场东部的皇宫
因为湿婆曾在雪山苦修,许多印度教徒也做苦行僧,但是打扮成这样,多半是招揽游客照相收钱
大觉寺和希拉尼亚·瓦纳寺
湿婆神化身之一的恐怖之神,叫黑贝拉伯,愤怒无比的脸,以及持有宝剑、敌人头颅和法器的六只手臂非常引人注目,人们在黑天神庙前点油灯祈求保佑
一个佛教徒在印度教寺庙前庄严的举钵乞讨
湿婆一家,右边是妻子雪山神女帕尔瓦蒂,有许多化身,左侧是象头神伽内什
湿婆的儿子塞犍陀,后来皈依大乘佛门,成了佛教的护法天尊韦驮菩萨,这是他在国内佛寺山门里的形象
加德满都到处都是湿婆神庙和女神庙,寺庙高大雄伟,基本是砖木结构,所有能看到的木头都被雕刻了宗教内容,且只被漆成黑色,使得这些混杂在简陋的贫民区中的庙宇独显古朴之色。
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也叫国王广场,聚集了50多个皇宫和寺庙
广场石人像
皇宫外的湿婆庙和女神庙
哈努曼多卡宫,又名老皇宫,是尼泊尔的故宫
哈努曼多卡皇宫
皇宫大门口有两个石像,是忠诚无比的猴神哈奴曼。
相传,哈奴曼赤红脸,可空中飞腾,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能移山倒海。胡适认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型就是取自哈奴曼,“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大文豪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法
尤加纳兰德拉·马拉国王(1684~1705)王后的雕像
皇宫内景
皇宫内景
皇宫内国王洗浴的地方,上面有一条扬起头的眼镜王蛇守护
我们离开尼泊尔的前两天,赶上当地逻月宰牲节,这是为了纪念杜加女神(湿婆之妻)战胜牛魔摩西娑苏罗(就是西游记里的牛魔王)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传说杜加与牛魔经过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杀得难解难分,到了第七天,杜加力竭难支,幸亏得到一碗血的供奉才恢复精力,在第十天终于斩杀了牛魔,这就是宰牲节血祭的由来。节日这天,除了各家各户宰羊,要在杜加女神庙内宰杀水牛、绵羊、山羊、鸡各108只,血液从祭台汩汩而下,十分震撼。
难近母女神
杜加女神
巴德岗的杜加广场里的贾格纳庙(xing庙)
尼泊尔有“活女神”,由小女孩充任,叫库玛丽(Kumari),意为处女神。根据印度教圣典,活女神是难近母智慧女神(湿婆之妻)的化身,亦是力量神的象征。“活女神”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马拉王朝,被人们相信是王权和国家的庇护神源,后被沙阿王朝继承,一向受到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共同崇拜。
库玛丽的挑选很复杂,必须是出身高贵的释迦族(与佛祖同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人的智者),且五官端正无生理缺陷3、4岁的女孩,具有32种美德,然后将她们安置在老皇宫黑暗的屋子中,人们戴上鬼怪面具吓唬她们,并和作为牺牲祭品的牛头、羊头独处一晚,表现最平静的就会被选中。平时库玛丽生活在专门的女神庙中,不能外出,没有同龄玩伴。库玛丽的女神身份可以持续七八年,到了青春期初潮来临就结束了,因为已不再是童处女,神性消失,要被新的库玛丽代替。
库玛丽变为普通女孩后,虽然有政府津贴,结局都不太美满。除了生活能力差,没有生存技能外,民间认为和童女神结婚会带来不幸,所以大部分还俗后的活女神都悲惨的孤独终老。
信徒正准备进库玛丽神庙觐见活女神,游客禁止入内
活女神每天下午1~4点之间没准会在上面的窗户偶尔出现,游客可以瞻仰,但是禁止照相
上一代的活女神
尼泊尔的佛教寺庙不多,当地佛教分两种,一种是印度、尼泊尔本身一直存在的佛教,另一种是藏传佛教(喇嘛教)。藏传佛教特点很明显,佛教传到西藏后经过本土化,融入了很多西藏原始苯教的形式,譬如转经筒、摇法轮、挂经幡、磕长头等,后来又强势传回了尼泊尔。
加德满都的博达哈大佛塔就是复钵式藏传佛教佛塔,塔高38米,塔和基座通体白色,金顶下四方各有一对佛眼,表示佛无所不见,法力无边。塔外围是转经路和卖唐卡、法器的商店,热闹非凡,每天早上转塔和磕长头的信众虔诚、凝重,挤满了转经路,十分壮观。佛塔已经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网上说,这是世界最大的佛塔,我看不尽然,斯里兰卡北部的圣城阿努拉达普勒有好几座佛塔,高度和直径都大它一倍有余(见我的“斯里兰卡游记”)。
谷地帕坦的博达哈大佛塔是复钵式佛塔,是加德满都最宏伟的藏传佛教建筑,5层基座,象征着“地、风、水、火”和“生命精华”
塔周围全是卖法器和唐卡的商铺
转经路上的鸽子
宝顶为13层镏金塔尖,象征知识的13个层次,伞盖象征着“涅檠”的境界
宝顶下面四个方向各有一对佛眼,俯瞰芸芸众生作为好坏
本地佛教的小比丘
藏传佛教的小喇嘛
坐落在77 米高山丘之上的佛教斯瓦扬布寺,又称“猴庙”,建筑形式与博达哈佛塔类似,只是小了许多,是加德满都的象征与地标
猴庙真有很多猴子,小猴子有些怕人,依偎在母亲怀里,老猴子却等待游人施舍
尼泊尔国土狭长,地势北高南低,基本就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从北部近五千米海拔的丛山峻岭,经200多公里一路下滑,到了南部变成了冲积平原,海拔不到200米,和北京一样。低纬度,再加上从印度洋吹来的湿暖空气,充沛的雨水,使得尼泊尔南部分布着广阔的森林和草原,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就在这里。
尼泊尔的气候基本上只有两季,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旱季,雨量极少,早晚温差较大,是旅游的好季节,4-9月是雨季,由于南北地理变化巨大,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北部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气温可达-41℃,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南部平原常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能达到45℃。
来之前就知道尼泊尔道路非常差,200公里会走上一天,所以我们要求去外地都要乘小飞机,虽然空中飞行20分钟,要等2、3小时,还经常晚点,但终究免去了颠簸之苦。
我们乘小飞机到达奇特旺北部的巴拉布,当地没有公共交通,游客都是预先定好酒店,由酒店的车接机并安排各种游玩活动。
印象中,尼泊尔是高原寒冷的地方,没想到下了飞机就遇到三十七、八度的酷暑,每天汗流浃背,仅带3件备用的短袖衫根本不够穿。度假酒店就在森林边上,条件不错,客房空调使屋里很凉爽。没想到的是附近镇上有一家东北人开的中餐馆,让我们在异国能吃上饺子、红烧肉和炒腰花,有在家的感觉。
奇特旺曾是皇家猎场,1973年建成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面积非常大,有上千平方公里,外围有军人守护,里面有森林警察巡逻,杜绝一切偷猎行为,因此保护了许多野生动、植物。介绍说,森林公园里有孟加拉虎、白犀牛、野象等大型动物,也有小动物和禽类,已经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进入森林可以徒步、骑象、坐车。骑象对我们已不新鲜,去泰国、柬埔寨骑过多次,我们租了一辆敞篷越野吉普,清晨进入森林。丛林里雾气蒙蒙,失去了光芒的太阳,像蛋黄似的挂在树梢上,汽车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我们仔细寻找被惊醒的动物,经常停下来关掉引擎,聆听鸟类清脆的啼鸣。森林里有河流、沼泽、草地、树林和丈高的草丛,地形多样,看到野鸡、猴子等小动物。最常见的动物是鹿,成群或单只,一点也不怕人,只是警惕地看我们一眼,继续吃草,绝不惊跑。我们大约转了两个小时,只是最后在一条河的对面,隐隐约约见到了一头白犀牛,至于孟加拉虎,只在出公园门口的招贴画中看到了。
下午我们又乘独木舟沿河进了一次森林。
森林公园的边上有一个大象养育和训练中心,现在居住着20余只大象小象。我们看到一头刚出生的小象依偎在母象肚子底下寸步不离,不时举头在母象怀里索奶,十分可爱。工作人员说,因为中心是国家的,这的成年母象发情,可以送到森林里去,与野象交配,所以这里产的小象体质比家象更好。在这里照顾象群的工作人员被称为“象夫”,由于大象食量很大,象夫每天骑着训练过的成年大象进入丛林割取青草,回来再做成青草团喂象。
在奇特旺游玩两天,继续乘小飞机飞了18分钟到了风景圣地博卡拉。
酒店紧靠森林,我们在附近村庄游览
公园外面的村庄,农民养鸽子的鸽舍
从印度流浪过来的塔鲁人,原住在森林中,改成国家公园后,政府把他们迁到外面的村庄。这是他们在祭祖,相当咱们的清明
森林外的村庄
当地农民很多家都养有大象,白天驮游客入林游玩,现在是傍晚,收工回家
村庄旁边的小河,两只长吻鳄在戏水
日影西沉,暮色四起,河对岸的森林开始进入寂静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越野吉普进入森林,浓雾弥漫,蛋黄似的太阳挂在树梢
一群梅花鹿在奔跑
猴子在树上玩耍
一只麂子在两车之间大摇大摆从容穿过
园内少量的居民,基本都是森林管理人员
国家养殖训练中心的大象,吃的草团子
小象索奶
下午乘独木舟游河,岸边猴子喝水
游客骑象游森林
过河的水牛和赶牛老汉
博卡拉在加德满都西约200公里,原是一个闭塞的乡村小城,为尼瓦人和古伦人居住地,以农业为主,1970年才通公路,慢慢发展成为尼泊尔第二大城市,人口不足10万。与喧闹嘈杂的加德满都相比,这里没有高大的寺庙与皇宫,居民懒散、安详,环境恬静。博卡拉海拔900米,要比奇特望清凉许多。
最有名的寺庙是费瓦湖中心岛上的夏克蒂女神庙(湿婆之妻),里面不到2平米,一点点大。
这成为受欢迎的旅游地,凭借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城市处于喜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下,傍着迷人的费瓦湖,远处蓝天、白云、雪山、碧水,近处绿草、青松、黄宇、红庙,瑞士风光也不过如此。
城中的老街、戴维瀑布、博物馆都一般。
第二天我们起个大早,驱车去市区北面五公里的一个叫沙拉阔的山顶上看雪山日出。可惜天边云彩太多,太阳费了很大劲才从云层中挣扎出来,此时已经很高了,雪山也隐隐约约,时隐时现,倒是居高临下看了山谷中的博卡拉城。
尼泊尔国土面积呈长方形,北部紧贴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其中8座在中尼边界的山区,包括珠穆朗玛峰。攀登珠峰的南坡路线就在尼泊尔这一面,引得国外很多登山爱好者来这检验自己的勇气,但危险重重,每年都有人在此折腰。我们到博卡拉的第2天,新闻报出,来尼泊尔的一支韩国登山队和当地向导共9人,在一次风暴中全部遇难,惹得国内亲朋好友纷纷来电询问我们情况,好像我们此行也要玩命登雪山似的。
除了登山,这还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聚集地,他们游走在群山峻岭之间,领略高海拔的湖光山色,同时也在实践“选择生活”的理念。我们在博卡拉徒步观光,沿着博塔那山脊走了一段背包客的常规路线,去体验融入在大自然的感受。
途中有当地人建的营地和驿站。
沿途看到许多背包客,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还背着婴儿。通常他们把沉重的露营用具,交给雇来的当地人背,一路下来,要走二百多公里。
休息时,我们遇见一位孤独行走的上海人,三十多岁,微胖谢顶。交谈得知,他这是第四次来尼泊尔,除了第一次和朋友们一起,后面三次都是一个人来的。我很疑惑,你是来找寻的,一定是第一次在这丢失了什么,爱情?爱人?他没有回答,平静地望着远处的山峰,半晌,微微点了点头。
中午,我们在一个驿站外面草地上吃了尼泊尔蒸饺子,和中国饺子很像,要沾味道特殊的调料吃。其间,一只山蚂蝗悄悄爬进我裤腿里,在腿肚子咬了一口,流血不止,我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费瓦湖的游船
费瓦湖畔迎夕阳
湖中心岛上的夏克蒂女神庙(湿婆之妻),里面不到2平米,主要是女性入内求神,象征性捐点钱,在额头点个红点
寺庙周围系了一圈铃铛,女人出庙走一圈,摇动每一个铃铛,像藏传佛教的转经筒,以此祈福
好奇心
逛老城休息
云高雾厚,在沙拉阔山顶上没看到日出,居高临下看了山谷中的博卡拉城,上面白色的是隐现出的安娜普纳雪山
我们沿着博塔那山脊一段背包客走的路线徒步观光,中途休息
路上驿站休息的背包客
中午在一个驿站吃尼泊尔大饺子,喝了一杯自酿米酒。一只山蚂蟥不知不觉钻到裤腿里,我在上面吃,它在下面吃
回城的路上
在城里看鱼尾峰
从博卡拉坐小飞机20分钟就回到加德满都了,出机场乘车直接就去纳加阔特。
纳加阔特是加德满都市北面的一个村庄,位于一座正对着喜马拉雅山的山脊上,可以最广最美的视角看雪山,被称为“喜马拉雅山的观景台”。我们还是第一次在尼泊尔坐车走这么长的路,其实只有30公里,却走了两个半小时。因为道路坑坑洼洼,破落不堪,人在车里上下颠荡,左右摇摆,似摇煤球,但是沿路风光还是不错的。
我们住在“喜马拉雅俱乐部”酒店,客房窗户面北。站在阳台上,视野极其开阔。近地绿色植被郁郁葱葱,远处群山绵绵起伏,更远的雪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从东到西铺满整个天际线。几只苍鹰在空中盘旋,不时有直升机发着巨大的轰鸣,贴着我们头顶向雪山飞去,那是给登山营地运送客人或给养。
一般游客到这都只住一个晚上,我们要求旅行社安排住两晚,且白天不要任何观光活动,也不要导游。我和晓明一整天或散步,或坐在露天酒吧,喝咖啡,聊天,看雪山,观落日,悠哉,写意。
“喜马拉雅俱乐部”酒店大门
落日
余晖中的雪山
镜头再向前推进
早上,在相机镜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道拉吉里峰
没过一会儿,云彩上来,阳台下一片云海
清晨散步,小路上布满了蜘蛛网,尼泊尔人个矮,1米7以上的都留给我了
晓明站在屋子阳台下面的露天吧台,我们在这几乎坐了一天
酒店主题宗教是佛教,这是冥想中心(打坐的地方),左边树立的是四方佛,也是印度教里的创造之神梵天
雾将散尽,雪山露出
尼泊尔历史形成很多民族,概略分就三大类,印度人、卡斯人(应该是奥斯曼帝国南扩时,从孟加拉过来留下的阿拉伯人)、土著(克拉底族,藏南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混血。由于印度人和卡斯人都有欧洲人基因,所以他们的混血很好看,深眼窝,高鼻梁,就是皮肤有点黑。
导游是个本地小伙子,三十多岁,未婚,出身于西部山区的一个农户家庭。他说,当接到去中国学习中文的通知时,他知道是女神的光芒眷顾到了他,自己的命运将发生改变(因为以下文字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本游记将不出现他的真实姓名和照片,在这称他小D)。
小D非常有语言天分,在中国学习了8个月的汉语,发音比较标准,同时又兼修了法语,加上他原来就会的英语和印度语(尼泊尔和印度一样,小学就教英语),四门外语和历史、宗教知识,让他对导游工作游仞而余。他现在正研究巴利语,那是在没有用文字著经以前,佛教徒口耳相传佛教教义所用的一种语言,他想对佛教一探究竟。
有一次和他聊天,聊到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关系。
2001年,尼泊尔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血案。王储迪彭德拉因不满自己的婚姻被干涉,拿枪杀害了参加家族会议的全部皇室成员,包括国王比兰德拉和皇后等9人,王储自己也自杀身亡。我问小D,过后有人怀疑事件是国王的哥哥贾南德拉策划的,因为当时他未参加家族会议,逃过杀戮,3天后又继承了王位,是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小D摇了摇头说,所有尼泊尔人都知道事情是印度政府干的。小D夸张地做了一个掐脖子的动作。老国王不愿意事事都要听印度人的,频繁访问中国,要获取中国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摆脱印度的控制,这就是原因,所以当局草草做了调查,第二天就急急忙忙火化了尸体,宣布王储精神有疾病。我问,现在的政府呢?他说,现在的政府做什么事情都要看印度人的脸色,尼泊尔总理就是为印度政府打工的,所以,尼泊尔还存在。
在尼泊尔和不丹之间原来还有一个小国锡金,就是因为不听话,在1975年被印度吞并,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无可奈何。2003年中印两国签了互认协议,印度承认西藏是属于中国领土,中国承认锡金属于印度北部的锡金邦。尼泊尔陆军10万人,武器都是印度提供的,没有空、海军,且尼印边境全线开放,印度要想吞并尼泊尔是分分钟的事。
农村塔鲁妇女,印度族,皮肤黝黑
混血,皮肤白了些
农民演出
在印度庙结婚的新郎和新娘
城里女孩
当地旅行社送给我和夫人每人一身当地服装,而且要求导游必须带回我们的穿着照片
我在纳加阔特观雪山,晓明照的
在尼泊尔逗留8天,按计划,我们在10月16日乘飞机飞往帕罗,继续在不丹的旅行(见我下一篇游记 《不丹游》)。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