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福州林阳禅寺游玩攻略简介(去哪里)

沈芳蕤 2023-11-21 18:51:20

摘要:#头条创作挑战赛#钟声荡北峰,山月照梅园。名利浮生短,真善天地宽。——自赋诗于林阳茶舍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世人多爱梅,文人更是自古偏爱梅花。以梅花为主题的诗词就有不少

#头条创作挑战赛#

钟声荡北峰,

山月照梅园。

名利浮生短,

真善天地宽。——自赋诗于林阳茶舍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世人多爱梅,文人更是自古偏爱梅花。以梅花为主题的诗词就有不少。如王安石直接写《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又有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山园小梅》,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流传。还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有这么好的历史基础群众基础,那么作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的林阳禅寺,寺里的梅花真的是长在了大众的审美上。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叫做网红打卡地。距离福州市区近,不用走高速,是一个能说走就走的好去处。

市区出发,一路向北

非赏梅季节

初春时节赏梅季,又因是禅寺,古寺的宗教活动也不少,所以进得林阳寺,沿着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为中轴主体建筑行走,以及左右对称的钟楼鼓楼,进行宗教活动祈福礼佛的人不少,显得热闹。而主建筑两边和角落的梅花树,梅林,则有闹中取静之意。园中有两棵300多年老梅树,一开红梅,一开白梅,梅花与古寺,古寺与山林,历经岁月,浑然一体。人在梅林间穿行,偶落花瓣,身有微香,在隐隐约约的诵经声中,自然得禅意,心境悠然。当年手植老梅树之僧人,早已历经三生三世,归于尘土,而他们带头所植的梅树,后人多种之,形成了如今的梅林胜境,给后世的游人带来赏心悦目和心灵慰藉。也是大功德一件啊。

梅花香气,伴随山间雾气,仙境一般

檀香香气与梅花香气,伴随山间雾气,仙境一般

虽是因了赏梅来到林阳禅寺,人到佛地,也会想到关于佛的一些论述。印象最深的是,电视剧《天道》,丁元英的五台山之行,与大师论佛法。“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这《天道》算是值得看几遍的神剧,而此剧的原著《遥远的救世主》,也可称为神作。作者借用丁元英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于佛教,文化属性,人性的看法。

然而,“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末了一句,难如登天,也算是作者对自己某种程度的认知吧。(放心吧,文末不会有卖书的链接的)。

而我对于佛教最简单的认知,还是出于这句,导人向善。

这林阳禅寺,你不一定是为佛为梅而来。偶尔跟三两好友,去山中休闲饮茶,看看湖光山色,听听自然之声,身心放松也是乐事一件也。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