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北京孚王府游玩攻略简介(阿力游北京九爷府孚王府)

沈芳蕤 2023-11-22 10:20:15

摘要:孚王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建于清朝雍正时期,占地四万三千平方米,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孚王府是清代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王府。孚王府开始是怡亲王

孚王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建于清朝雍正时期,占地四万三千平方米,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孚王府是清代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王府。孚王府开始是怡亲王府,1864年改为孚王府。孚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孚王府临街大门

孚王府位置图

康熙皇帝(1654-1722)驾崩之时,有九名皇子争夺皇位,最后,康熙四子胤禛【zhēn】胜出,即位为雍正皇帝(1678-1735)。当时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受到众皇子置疑,其登极遭到了多数兄弟的反对,只有十三弟胤祥(1686-1730)支持他。雍正投桃报李,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为他在王府井附近修建一座怡亲王府。1730年,怡亲王胤祥死后,雍正为胤祥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将怡亲王府改建为贤良寺,以示纪念。

雍正为胤祥的儿子弘晓在朝阳门内大街另建了一座怡亲王府。这座新建的怡亲王府就是现在位于在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的孚王府。

王府银安殿

配殿

那么,怡亲王府为什么变成了孚王府了呢?

1850年道光皇帝死去,他的第四子奕詝即位为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封6岁的九弟奕譓【huì】为孚郡王(1844-1877)。1861年,咸丰驾崩,慈禧发动宫廷政变,捕杀了妨碍她掌权的“顾命八大臣”里的重要人物怡亲王载垣,并剥夺其王位,没收王府。

1864年,孚郡王奕譓年满20岁,按规制应搬出皇宫,分给王府,于是清廷将收回的怡亲王府分配给了奕譓,从此,怡亲王府变成为了孚王府。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所以孚王府也称“九爷府”。 同治十一年(1872)奕譓晋升亲王。

孚王府格局平面图

孚王府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7间,左右配楼,后殿,后寝殿,后罩楼。从王府正门进去,一条高出庭院地面1米的丹陛旱桥直通正殿银安殿。西路跨院为王爷和家属生活居住区,东路跨院是库房及仆人居住的地方。王府院落跨过东四头条、二条两个胡同,北墙直抵东四三条。王府布局结构严谨规范。从整体上看,中路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王府正门

王府正门

门前石狮

孚王府虽然外观陈旧,但仍保留着宏大的规制。临街挂着许多单位牌子的那座大门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并不是王府正门。真正的王府大门在临街大门的后面,朱漆门扇上排列着纵九横七63颗铜门钉。府门前两侧伫立的一对石狮足有三米多高,据说比天安门前的石狮还要高大。

1928年,孚王府出售给张作霖手下的高官杨宇霆,后又成为北平女子大学文理学院校址。1947年孚王府又被国民党励志社北平分社占用。

解放后,孚王府中路大院被数家单位占用,东西两路都成了大杂院,现住有378户人家,西路院住户尤其密集,违建见缝插针,一两米宽的胡同其中穿行。

王府西路院门

王府腾退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当年恭王府腾退就花了整整27年!孚王府从2001年立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18个年头。从孚王府大门照片对比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9年,占用孚王府的7家单位,搬走3家,还剩下四家,这四家单位都是图书音像公司,378户住户几乎一户没动。王府东路北端,有完整森严围墙,圈起一处宅院,据说是高官居所。

维修施工脚手架

王府后门

目前,孚王府的后罩楼的修缮工作已经开始,笔者看到有几名工人正在脚手架上施工,更换已朽烂的屋檐椽木。

再说这位孚王奕譓,他生在帝王家,享不尽的富贵荣华,但可惜只活了33岁!其一生平庸,在历史上也几乎没有留下名声。其寝陵位于海淀区北安河附近,人称九王坟。寝陵坐西朝东,依次建有石桥、碑楼、祾【凌】恩门、祾恩殿、宝城等。1984年确立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寝陵被盗。宝顶“文革”期间被铲平。寝陵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整。

位于海淀区北安河附近的九王坟碑亭

功德碑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