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镇旅游景点攻略(飞阅徽州之二百八十四篇)
沈芳蕤 • 2023-11-23 13:47:29 • 次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一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之圣山——黄山,在雄伟的黄山山脉,被赞美为“黄山骄子”、“世界摄影天堂”的人间仙境——石潭。
一,黄山骄子、摄影天堂,石潭位于安徽省歙县霞坑镇境内,3月,是石潭古村落最美的季节,由于它位于新安江支流昌源河中段,处于北纬神秘38度线上,独特的地理小气候,使这里成为藏在万山丛中的“千里马”,云雾缭绕、奔腾不息;石潭是流淌在溪涧的泉水,涓涓细流、清澈见底;石潭是桃花源的仙女,漫步云端、隐隐约约;石潭是天上的彩虹,霞光万丈、七彩祥云;石潭,是中华大地的奇葩,骄艳芬芳、百花齐放。
二,世外桃源、意外之喜,1993年3月26日,当时为了解决一起相邻权纠纷,我爬山涉水来到歙县石潭乡(后撤并到霞坑镇)湖山,此时的石潭,漫山遍野盛开着金黄色的油菜花,站在高高的山坡上,远望连绵不绝的群峰,翻腾的云海,绚丽多姿、变幻莫测,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令人心旷神怡、思潮起伏。在山脚下,从唐里方向蜿蜒曲折而来的溪水,象条玉带从大龙湾慢慢的汇入到新安江,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千恣百态的鲜花,在山野乡村之间竞相绽放。石潭的绝美风光,让我心中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我与石潭第一次相识是1988年,我有一个邻居离休老干部吴跃飞老家是石潭乡村头自然村的,一同前去游玩。
三,令人难忘的石潭之旅,则是1998年3月26日,我陪同《江南游报》书记、副总编、著名诗人赵志远,前往石潭创作采风,赵老师被石潭醉美春光强烈震撼:“国强,石潭这里风景太美了,是发展生态旅游、摄影旅游的好地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赵志远老师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我推动石潭发展生态旅游的决心和信心。
四,为了山后村的脱贫奔小康,2002年11月,我被抽调派往歙县霞坑镇山后村,参加为期3个月的工作队,我吃住在山后村党支部书记吴六成家,在短短的3个月期间,为该村整修了祠堂,建立了党支部活动室,并配合歙县公路局,拆除了老徽杭线上的五个“钉子户”,拓宽了老徽杭公路,打通了“肠梗阻”路段,受到镇村干部和当地老百姓一致高度认可。
五,不负霞坑人民的重托,2003年3月,歙县霞坑镇党委书记汪原子、镇长吴志明,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歙县县委提出书面和口头请求,把我选派到歙县霞坑镇担任副镇长,主抓“招商引资”和“文旅开发”工作,这是歙县历史上,首次从歙县县直机关,选派到基层担任“招商引资”、“生态旅游”开发的副镇长,在当时引起全县轰动,时任歙县县委书记熊军、分管组织的副书记洪健华专门找我谈心,熊军同志认真的对我说:“小许,你是我县第一位经过乡镇党委、政府请求,县委常委会专门开会研究,下派到乡镇开展招商引资、开发旅游,并经过镇人大选举的副镇长,要好好干,把霞坑镇的招商引资工作、石潭旅游开发工作搞好,经过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认定后,组织上会解决你的政治待遇等问题,你放心好了。”
意气风发的我,当日向县委递交了歙县历史上为招商引资、生态旅游开发的保证书:“不把石潭旅游搞好,决不离开石潭。”六,为了石潭发展的春天,我在石潭农民摄影爱好者吴朱康、老家是湖山的霞坑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吴建华的陪同下,十多次从石潭村翻山越岭到北山岭自然村或从石潭村经下汰、湖山、北山岭等自然村,详细了解石潭地区8个行政村的管辖范围及茶叶、油料、瓜果分布、种植、成熟、收获季节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景点打造、交通道路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镇村干部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摄影写生游,我带领8个村书记、村主任及镇党政班子,先后前往黟县西递、宏村及湖州市南浔、安吉等地考察取经,接受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为了向上争取资金,我千方百计邀请时任黄山市交通局长钱新庭、市扶贫办主任徐金来、县文物局长汪利权等,来石潭现场调研考察,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我在霞坑工作短短一年多时间,招商引资7个项目,其中石潭水电站1处、霞坑羽毛球拍厂1家、电子厂1家、食品厂1家、服装厂2家,到位资金5000多万元,修缮祠堂2座、上山道路5公里、简易观景台3处、石潭旅游简报12期、旅游宣传单1000多份、举办通讯员培训班2期,培训镇村通讯员60多人次,为石潭旅游大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生态旅游景区和摄影基地,打牢了宣传舆论基础。
20多年以来,经过霞坑镇党委政府历届领导的不断努力,石潭已经名声鹊起,名扬天下。七,今日石潭春色满园,2023年3月25日,富有浓浓徽州情怀的徽州之子们,在原中共歙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刘文同志带领下,为了一场春天的约会,在歙县原财政局长程根银、原县发改委主任孙轶章陪同下,他们为石潭人民的共富梦,为“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出谋划策、积水成渊。歙县霞坑镇党委书记张善山对刘文、程根银、孙轶章等老领导,情牵石潭,关心石潭的创新发展,表示真诚感谢。刘文一行还看望了正在值守石潭春游的村书记辛健,并走访了石潭景区农家乐代表吴炳山,当他得知炳山农家乐3月份旅游接待收入突破20万元,感到十分欣慰,刘文说:“太好了,油菜花变成了真金白银,农民兄弟不需奔波外地打工,就地发展创业,是乡村振兴的目的所在。”刘文他们这些曾经长期在歙县工作的老干部,他们牵挂着石潭发展变化的拳拳之心,在石潭历史的长河中闪光,他们留下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在石潭生态旅游发展史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明天的石潭会更好,30年的风风雨雨,我与石潭人民结下了鱼水之情,与石潭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愿石潭今后的春天,更加美丽动人,石潭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和和美美。中共歙县县委书记汪凯在调研乡村旅游时指出:“我们全县党员干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思想,让石潭的共富共享之花,在全县各地竞相开放,让徽州大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灿烂辉煌!”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