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阜峰文塔游玩攻略简介(华侨之乡中山)
沈芳蕤 • 2023-11-24 09:00:57 • 次
大家好呀,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华侨之乡——中山
首先还是游玩路线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阜峰文塔——孙文西路——孙中山纪念堂——中山詹园
1. 阜峰文塔
阜峰文塔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县蔡善继创建,又名烟墩山塔。该塔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宝瓶状刹为铁铸。现该塔一至三层向外开放,登塔远观,中山城区尽收眼帘。如今塔身增设了灯饰,一到夜晚更显灿烂辉煌。
中山阜峰文塔的建造有段故事:香山从南宋建县后,文风一直不盛,就是很少有读书人考上功名。县太爷找风水先生察看找原因,此风水师登上县城内的至高点烟墩山,发现城外紫马岭要高过烟墩山,盖住了文风,因此须在烟墩山顶造一塔以改风水
2. 孙文西路
孙文西路是中山市的一条百年老街,古时称为迎恩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此街才改名为孙文西路。孙文西路全长500余米,两侧建筑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结合,这种“南洋风格建筑”也是孙文西路每每引得路人驻足,合影留念的经典元素。
孙文西路的建设于1997年进一步拓展,成为一条集饮食、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步行街,现在的孙文西路上依然隐匿着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百年老店,如孙文西路154号的、始于1862年的福寿堂药店,158号的、始于1921年的公益纸料店等。
3. 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中山市市中心的孙中山纪念堂公园腹地,是游人瞻仰孙中山先生和了解其生平事迹的重要场馆。纪念堂高约35米,总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于上世纪80年代竣工后使用至今。
游人进入一楼大厅,便可见到大厅中央安放着的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胸像,墙面上还悬挂着一块有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大字匾额,颇有为整座纪念堂提纲挈领之意。
纪念堂的整体设计独具匠心。从高空鸟瞰时,它成“中”字型,而从地面平视时则又成“山”字型,可谓妙趣横生。整个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
4. 中山詹园
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座落在中山市西南郊,是目前岭南地区最大的古典私家庭园。詹园建筑以苏杭园林为基调,结合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使湖洲山、北溪河等自然风光与詹园建筑构成一体,形成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
。
詹园建筑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它的取材多为民间古旧材料,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同时还吸收了西式园林的风格,水体和装修多呈几何形式;庭园潇洒,层次分明,建筑重视选址,造型洗练简洁。
詹园是由园主黄远新先生亲自设计为父母建造一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为了彰显严爱、永志慈恩,园主以父名 命桥名,以母姓冠詹园,又专辟一处设立《孝道馆》,彩绘《廿四孝》图悬挂其内。今日的詹园已逐渐形成“一山、一水、一庭园;亦诗、亦画、亦休闲”的珍贵艺术景观。
Day 2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中山影视城——孙文公园
1.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堪称中山市最有名的揽胜景点,游人但凡行至此处,便会被景区外四个金色醒目大字“天下为公”深深震撼,而这也是所有游人在此首选的拍照留念地。场馆坐东朝西,以孙中山在翠亨村的故居为核心建筑,以博物馆展出的形式向公众开发,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正是诞生于此地。
这座展馆不只是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场所,也是了解孙中山生活年代的民俗的好地方。故居市内的许多陈列至今保持着1892-1895年间,孙中山返乡居住时的场景,孙中山最后一次在此居住是1912年5月。1934年,该故居交由当时的国民政府管理,后几经辗转,于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9:00-17:00;停止售票时间: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2. 中山影视城
山影视城位于孙中山故居旁,被优美秀丽的景色包围着,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新主题文化旅游景点。影视城沿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分别建造了中国、日本、英国、美国和展览馆五大板块,浓缩了他在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让游客深刻的了解到这位伟人为中国的革命而作出的艰苦奋斗,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
中山影视城内有南京中山陵、总统府、广州起义指挥部、黄埔军校、陆皓东烈士陵园、上海孙中山故居、日本孙中山故居、英国伦敦警察局、大教堂、美国唐人街同乡会馆、纽约孙中山住处、北京铁狮子胡同等18个再现孙中山先生革命历程的历史场景景点和中山近代名人馆、辛亥革命历史图片展览馆等共62个参观景点,漫步其中,能真切地了解孙中山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和感受中山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影视城又是一个具有南国特色的知名影视拍摄基地,城内四大景区荟萃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精华。这里有旧广州的街市店铺和市井风情,还保留着电视剧《羊城风暴》、《风雨西关》的多个场景;这里有再现美国都市特色的纽约大街、美国西部乡镇街景和闻名的美国唐人街的街景风貌;还有古朴典雅的英国景区建筑群,体现了西式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等不同风格,电视剧《冼星海》就在此完成。
门票:65元
开放时间:
08: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五)08:3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六-周日,节假日)
3. 孙文公园
孙文纪念公园主要由两个平缓的山坡改建而成,分为革命纪念区和综合游览区两个不同的区域。纪念区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题材为主,设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喷水池以及松园、竹园、梅园和栽种了999株龙柏的龙柏山等景点。与纪念区遥遥相对的是游览区,这个游览区设有“香山”、“飞来石”、“一线天”、“水帘洞”、“观景阁”、“迎阳石”等景点。
以上就是今天的游玩路线推荐和景点介绍了哦,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中山的风俗民情吧
饮食:
1.咀香园杏仁饼
咀香园杏仁饼创始于一九-八年,产于广东中山市。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创制成为产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先选取一级绿豆,经传统工艺精选制成绿豆粉;配以上等菊花精制而成。饼身松脆,饼心香甜,入口松化,风味独特。中山杏仁饼,以咀香园生产为正宗,规模最大,质量最佳,故又称咀香园饼。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2.中山乳鸽
中山乳鸽以体大、肉嫩、胸肉厚、肌肉饱满而著名。中山各宾馆、酒家制
做的红烧乳鸽,更加受人欢迎。中山地区历来有养鸽的习惯。由于地处侨乡,一些华侨从国外引进优良鸽种,与本地优良鸽种杂交,所以乳鸽特别肥大肉厚。中山乳鸽在饲养方法上也比较讲究,当幼鸽破壳而出,即以稻谷让大鸽吃后轮流向幼鸽灌浆。约至十五天,乳鸽进入盛长期,需采用稻谷、麦米、绿豆,芝麻等精饲料饲喂。到二十五天左右,乳鸽便可以长到一斤上下,这时用作烹调,肉质最上乘。中山红烧乳鸽的制作,是先去掉鸽身嫩毛和取出内脏,将肉壳浸进刚滚的白卤水(配以J香、大小茴、八角、花椒、桂皮、草果、绍酒、糖等)中约十分钟,让肉熟上味。然后捞出并在鸽身上涂上一层脆皮糖浆(麦芽糖) .掠干水分,放在油篱上,用勺将烧滚了的油反复往鸽身上淋浇,并翻动鸽身,使受浇均匀。待鸽身起金黄色,皮脆,呈现玻璃透明状时便可上碟,并配以淮盐、隐汁,以便吃时调味。这样制作的红烧乳鸽,皮脆肉滑,甘香爽口,食而不腻,色香味俱佳。中山乳鸽除了红烧以外,还有炖、炯、炸、炒等多种制法,都是席上的佳肴名菜。
3.脆肉鲩
脆肉鲩(huan四声)原产是在于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是用水库的矿泉水,喂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育成的名特水产品。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养出来的鱼,外形如旧,但肉质己变,蛋白质较普通鲩鱼高12%,味道更为鲜美,还具肉质软滑、爽脆与众不同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因这种鱼肉质带有韧性,故烹调制作繁多,生炒切片炒口感更佳、蒸(不要整条蒸).炖、火锅(广东人较多),等各具风味。
4.三乡濑粉
历史:三乡濑粉有200多年历史,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驰名省港澳。在广州、香港、澳门都有三乡濑粉店,有的甚至是专门店。三乡濑粉的始创地是三乡镇白石环村,后扩展到全三乡,故名“三乡濑粉”。据考究,“三乡濑粉”原来应该叫“三乡撷粉”,“撷” 字顾名思义,这些圆圆的粉条是用手“撷”出来的。据说濑粉是从锅边演变过来,当时村民每逄喜庆日,甚至农闲时,为变变饮食口味,便制作濑粉代饭来吃,到了农历七月十四,三乡的家家户户在早餐或午餐都要食濑粉,有人说这天是濑粉节。听祖辈的人说,古时称撷粉,“又圆又长” 是一家团圆又人人长寿的好意头。瀨粉的制作很简单。濑粉的米粉是粘米粉,过去,椿米粉时加点冷饭,这样濑粉会更韧。制作濑粉,开始是手獺,后用瓦盆撷(盆底有很多小洞)现在是用机獭。撷在锅里,熟后捞出来,放在冷水盆里过水,再绕成-扎扎,食时再用温水洗开。不过,还是用手獺最韧滑。可惜,因功夫多又庥烦,再也很难吃到手獭的濑粉了。食瀨粉最讲究是汤,汤是用猪头骨为主加上杂骨、泥蛇为最妙,月婆鸡汤也不错。搓拌粉和洗濑粉的水最好是泉水,白石环村的水来自马坑山的泉水,靓水加靓濑粉再加上靓汤,所以白石环村人制作的濑粉最美味可口。濑粉的食法有多种,如汤濑、X瀨、捞濑、炒濑等,配料也不断创新,现在的配料有猪头边肉、切鸡、牛腩、叉烧、烧鹅、鲍片、鱼翅、瘦肉、猪肝、猪腰、草菇、冬菇等等几十种,加上豆芽更加爽口。“大记”是三乡濑粉的百年老字号,前几年己在石歧设有分店,据说食客反映不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市有关食品部门了在环城渡头村设厂制作干濑粉出口,以供三乡旅外同胞和外地人食用,成为广东五大名牌米粉食品之一。做法:中山市三乡镇的传统产品濑粉,己有150多年历史(一说200多年),过去是以冷饭晒干后磨粉特制而成。现经不断改进工艺,以优质粘米为主要原料,并选用当地的优质矿泉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制成细长而很有韧性的园条状鲜粉,成品配上上汤肉料,吃起来粉条润滑爽口而有弹性,非常可口。.
历史: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的介绍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哦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