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旅游景点攻略(江西篇上饶必去的八大景点)
沈芳蕤 • 2023-11-25 00:22:38 • 次
第一:婺源篁岭
篁岭景区,即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2014年开放试营业,距婺源县城距离39公里,江湾高速出口距离9公里。距离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均约为80公里。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距今有500多年历史。
2009年篁岭旅游开发之前,篁岭村面临缺水缺电、居民搬离、房屋失修等窘境,人走屋空、田荒村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2009年,婺源篁岭开始实行保护性开发,通过市场经济杠杆,经过“整体搬迁、精准返迁、产业融入”三部曲保护式开发,篁岭村通过村民的旅游就业、创业、兴业,实现了篁岭农村经济的产业融动,促进了村民增收,推动了乡村振兴,有效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
如今的篁岭分为山下新村和山上古村。山下新村是当地居民生活区,村里家家都建起了联排别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村民安居乐业。山上古村开发成了篁岭景区,区内景物以篁岭晒秋、梯田花海、山寨村落、徽派古建等为主要特色。
第二:望仙谷
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谷景区,属灵山山脉,位于灵山的东北面,距上饶市区50千米,景区规划面积约6.1平方千米,由九牛、岩铺、南山、圆山顶、芳村5区域大板块组成,是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探险、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之地。
望仙谷源于东汉,始于三国,辖93平方千米。望仙谷以山、水、谷、村、寺、林、田为资源本底,有峡谷漂流、栈道探险、岩铺民俗、天心禅寺、南山桃源、三叠水、胡氏宗祠等众多景点。
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谷,属灵山山脉,位于灵山的东北面,望仙谷源于东汉,始于三国,辖93平方千米。
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北部,南邻上饶灵山主风景区10千米,距上饶市区50千米,北距三清山30千米,距婺源70千米,景区规划面积约6.1平方千米。
望仙谷所在的望仙乡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北东低。最高点为灵山主峰天梯峰,海拔1496米;最低点为九牛大峡谷,海拔121.5米。
望仙谷景区内有树木类植物72科204个种类,竹类12种,中草药221种,古树名木遍布景区各地,也是贡茶、茶油、弥猴桃、石耳、大蒜、土纸等农、林产品产地。动物有鸟类20余种,兽类20余种,两栖类9种,蛇虫类30种,山羊、云豹、石鸡、黄麂、鲵鱼、黄瓜鱼、鲽鱼、鹰嘴龟等珍稀动物。
第三: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块体单元内。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属花岗岩构造侵蚀为主的中山地形。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第四:葛仙村度假区
葛仙村度假区由鑫邦文旅投资建设,背靠千年道教名山葛仙山,定位以打造“江西旅游新地标,国际领先旅游综合度假区”为目标。项目核心景区面积650 亩,建筑面积约 15万平方米。
葛仙村度假区围绕葛仙山景区打造,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设计建设,以东汉末年葛玄在葛仙山的修行事迹为线索,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要素,结合古典山水画境,以水、竹、村为创意元素,致力打造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传统文化体验的天然圣地和绝佳仙村。
葛仙山有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与黄山媲美,境内峰岗叠耸,壑谷纵横,有奇特的山形地貌, 诸如葛仙峰、香炉峰、紫云峰、“九龙窜顶”、西谭谷、飞升崖、龙须沟等自然风光,奇秀峻绝。大葛仙殿俗称葛仙祠,每年六月初一葛仙山"开山门",十月初一" 关山门"。尤以八月二十日葛仙翁寿诞为盛,朝山进香者常逾万人。
天镜台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常与之游,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孙权为了能把葛玄留在身边,遂打算委任高官荣位。葛玄与孙权相熟,志趣相投,则不知如何抉择。葛玄夜至天镜台,登高而望,明月照地,倒映玄影,葛玄认为是天象,此天镜,悟其初心。遂拒之孙权,潜心修行。现今重修此地,名之天镜台。
葛仙山·天镜台:立于葛仙山千里峭壁,巍然耸立、晨云暮染,太初有道、云水禅心之所居。 无何有居根据葛玄当年在此生活居住的房屋情景建造。我们都知道无何有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惠子和庄子的一段话,无何有其实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什么都没有、万物都看不见的地方。“无何有之乡”,其实也是一种逍遥坐忘的境界。
第五:灵山风景名胜区
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灵山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因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着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赞誉为“睡美人”。据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饶县志》所记,灵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还有山鸡、鲽鱼、石耳等名贵动植物及钽、铌、重晶石、锌、铁等地下资源。历代名人王安石、辛弃疾、韩元吉等对灵山多有赞美,现代文学家冯雪峰1941年曾作《灵山歌》抒发胸志。
2006年10月,灵山获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01.5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功,2015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山位于上饶市中心旅游区域,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二教圣地,道教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第六:玉帘瀑布
位于三清山石鼓岭电站引水渠之上的幽谷丛林中。此瀑分数股,有的紧依崖壁,蜿蜒曲折,时断时续;有的悬空而下,如水帘垂下。电站引水渠之上的幽谷丛林中。此瀑分数股,有的紧依崖壁,蜿蜒曲折,时断时续;有的悬空而下,如水帘垂下。
距此瀑一里左右处,又有一大瀑布从悬岩上飞落,高34米余,上宽18米余,下宽30米,远看宛如一挂白玉珠帘高悬于天际,近看又似万斛珠玑,凌空抖落。
第七:菊径村
菊径村始建于宋代初期,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乡。全村共390余户1400余人,下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16亩,林地面积21467亩,2014年人均收入为4500元。整个村庄布局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四周高山环绕,一条小溪环绕整个村庄,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被誉为“中国最圆的村庄”,犹如世外桃源。
菊径村的村人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村中古建筑、古民居众多,其中以“何氏祠堂”、廊桥等古建筑文物为名,宋代何氏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御笔亲赐的“黄阁调元”之牌匾,意为“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之意”。
菊径村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乡,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小河成大半圆型,绕村庄将近一周,四周为高山环绕。上了村庄对面的小山坡在半山腰处就见到整个菊径村,一条小溪圆圆地环绕整个小村,小溪与公路的连接是一座座小木桥,整个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当地人称“脸盆村”。
菊径村村庄的水口处建有村中的祠堂,种有大樟树;村庄后面的山上是保持得很好的水口林,新修的柏油公路沿着河岸呈现圆弧型绕村而过,一些木板桥与公路相连。密集的村庄,小桥,小河,四周环抱的大山,如果不是公路的进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绝对是一个世外桃源。
该村始建于宋代初期,该村被誉为:中国最圆的乡村、中国八卦村,村中有文物多处,宋代何氏祠堂,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御笔亲赐的皇匾“黄阁调元”之牌匾(被盗),意思为“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之意”还有多处名胜古迹。
菊径是个古朴清幽的山村,村人何姓,据清《何氏统宗谱》记载何氏宗族祖先于宋朝乾道年间迁居至此,千百年来繁衍生息,遂成大族。村子形如马蹄,村口有一座廊桥和宗祠,村内巷陌交错,村外曲水环绕,村人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有如世外桃源。这样保存完好的古老村庄,本身就是稀有的历史文化珍宝。
第八:大鄣山卧龙谷
卧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是国家4A级旅游区。这里是一处纯自然、纯生态、纯原始的峡谷景区,是“最美乡村”的骄子。
卧龙谷静卧在大鄣山脉,这里飞泉瀑流泄银吐玉、彩池幽潭碧绿清新、山峰岩石挺拔奇巧、生态民情原始古朴,活脱脱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一部雄浑跌宕的野性交响曲、一处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
景区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碧泉淙淙、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彩池连环、相映交辉。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景区生态大鄣山卧龙谷高达96.7%的森林覆盖率使整个景区成为天然大氧吧。加之开发者凭对大自然的设计修建了数千米合理科学而又变化多端的游步栈道、护栏,点缀旅途中的朴拙茅舍、古雅茶亭、精巧石屋显得那么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如有不足,欢迎广大网友补充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