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紫宸殿遗址游玩攻略简介(紫宸殿侧奏延英)
沈芳蕤 • 2023-11-25 19:29:42 • 次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慢游大明宫。上一集我们说到,随着唐玄宗废止朔望听政的制度,宣政殿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随之减弱。皇帝的寝殿,紫宸殿逐渐替代了宣政殿的地位。
紫宸殿在宣政殿的北边,它与含元殿、宣政殿一起被称为大明宫的三大殿,共同构成大明宫的中轴线。紫宸殿被称为大明宫的内朝,相当于皇帝后宫的正堂,是前朝与后宫的衔接之处。它处于龙首原的最高点,并且是整个大明宫的中心点,体现了皇帝家天下的政治思想。
虽然是皇帝的寝殿,但是从建成起,它所担负的功能就没有起居这么简单。唐高宗晚年身体多病,许多政事都交由皇后武则天处理。而皇后在紫宸殿处理政事,要比在宣政殿方便得多。自那时起,紫宸殿已经开始行使一定的权力中心的作用。
由于紫宸殿是皇帝生活起居之处,所以在这里召对、问政,气氛比较随意。入紫宸殿召对、议事,被称作“入阁”。对于官员们而言,能够入阁紫宸殿,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在唐玄宗晚年,已不太在宣政殿临朝听政,而是喜欢在紫宸殿召集朝臣问政。紫宸殿的政治功能也就越发重要。
随着岁月侵蚀,紫宸殿的遗址已不够完整。现如今,大明宫遗址公园采用模拟建筑的展示方式,在遗址的覆盖层上构筑砖石基台,基台上用轻钢材料模拟大殿的建筑骨架,显示建筑的规模、轮廓、空间形象,展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游客走到紫宸殿下,依然能够想象出紫宸殿规模的雄伟。
大明宫的营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宫殿是在不同的皇帝任内建成的。紫宸殿西侧的延英殿,就是由唐肃宗下令修建的。史传唐肃宗见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特别下令在紫宸殿旁地势较低的地方建造便殿延英殿,用以召见宰相和群臣,以示皇帝的优礼,被传为一段佳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英殿逐渐替代紫宸殿,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自唐肃宗起,开始使用延英殿召见群臣。到了唐代宗时期,延英殿正式成为皇帝日常接见宰相大臣、听政议事之处,被称为延英奏对。
为了提高皇帝的决策效能,在延英殿和中书省之间还开了一道门,方便皇帝召见大臣,保证重大决策的秘密性。可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唐宪宗时期,藩镇割据已经十分严重。在一次朝会之后,他在延英殿留下了宰相伍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商议打击藩镇的策略。不幸的是,这次秘密会见被泄露了,宰相伍元衡在一次上朝的早上被藩镇派来刺客谋害,这在大唐历史上是一件骇人听闻的惊天大案,惊闻噩耗的宪宗非常的孤独和痛苦,一个人孤坐在延英殿里,痛苦欲绝。
唐武宗开成五年,皇帝李炎发出了诛杀前宰相李嗣复、李珏的命令。当朝宰相李德裕闻讯后,在延英殿三次奏对,终于让皇帝收回了成命。
如今,延英殿遗址恢复了基座。人们透过透视窗,可以看到延英殿的原貌。站在空旷的大明宫遗址上,遥想当年高阁周建、长廊四起的景象,又有谁不曾感慨岁月的魔力呢!
请关注江林雨,点击我的头像,在个人主页中观看同名视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