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旅游景点攻略(山水深处的温良走读新宁)
沈芳蕤 • 2023-11-26 01:38:27 • 次
黄义
老同事、作家林家品在他的小说《老街的生命》开篇这样描述过新宁:“湘西南边陲的夫夷江,从广西资源县流出,过了新宁县城二十里,江畔有一条老街,名曰白沙街。”小说展现的淳朴的民风、开口必称“你老人家”的礼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先人抗战的悲壮故事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有一种想走进新宁的强烈冲动。
2023年清明刚过,供职湖南广电的文友范诚发来邀约:“有一个文艺采风活动月底在新宁举办,有时间参加否?”考虑时间主要在周末,加之对新宁的向往,我没有丝毫犹豫接受了邀请。
抵达新宁县城时,天色向晚。晚餐后,团队成员提出探访夜色下的崀山。我知道,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方山水深处的秘密。不到二十分钟车程,我们已身处在崀山国家级风景区内的小镇上。
没有网络宣推的那种火爆——越夜越“崀”,一切如乡野般的宁静。温凉的风拂过我的脸颊,无边的夜幕笼罩着偌大的山林。虽咫尺之间,我们却无法一睹崀山的雄姿。“范大哥”范诚,这位敦厚的新宁汉子,也是对湘西南人文地理知识如数家珍的媒体人和作家,被我们誉为“行走的百科全书”。“范大哥”临时客串起向导:新宁有神山秀水,神山是崀山,相传舜帝南巡,路过新宁,见有一方壮美山水,便赐一“崀”字,意为“山之良者”。他将我们引入一处河滩,介绍道:“我们脚下的这条河流便是秀水夫夷江了。舜帝流连崀山,将‘明德’撒播夫夷江畔,霸蛮的血性和不断被唤醒的理性融合。”
“范大哥”指着对岸一处隐隐约约的峰峦告诉我们,那是景区一处知名景点——将军石。自古新宁就是兵家重地,这里将星闪耀。楚勇的创始人、“湘军第一将”江忠源,出任过两广、直隶和云贵总督的刘长佑,三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湘军最后统帅刘坤一都是新宁的传奇人物。在“范大哥”的娓娓讲述中,那块巨石犹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古代将军,骁勇善战,英姿飒爽。
一路走读新宁,聆听着流淌的夫夷江水,仰望着神奇的丹霞地貌,沉浸式体验《爱在崀山》大型文旅演出,我恍若时空穿越者,陷入了沉思:地处偏远的新宁,何以能受到大自然如此的恩宠,既拥有山的血性和粗犷,又怀抱水的温柔和浪漫。崀山和夫夷江,就如演出中的主人公梅郎和清影,山环绕着水,水依附着山,一个身披红色的斗篷,一个飘着绿色的衣裙,相守相依,像极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
丹霞、流云,碧水、青山,让明代山水诗人陈永煪留下了“夫夷胜景天成就,摄杖归来入梦频”的诗句,让现代著名诗人艾青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的喟叹!
第二天上午举行的野茶节开幕式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政商人士的致辞、讲话和推荐中,都饱含着对新宁野茶产业发展的期盼和祝愿;15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湖南红茶核心产区”匾牌落户新宁,无不预示着茶产业即将在这块土地上崛起与复兴。
在整个野茶节的活动中,文化的力量始终贯穿其中。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谭谈受邀在发展论坛上开坛布道。这位温良的长者、智者,用朴素的文字、通俗的语言,说起了喝茶,“茶能治病何需药,水可生香不用花”,说出作为曾是一个痛风病患者的体会。他的说说喝茶,给人以无穷启迪。
石光明先生作词的《茶香老山界》被编导成歌舞节目,搬上开幕式舞台,引来掌声阵阵。“古道连湘桂,九溪十八拐,紫花坪里飞野鸡,舜皇宫里翻雾海,密林捧出野茶来”这句歌词把新宁人的野性和礼性艺术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能引爆我们兴奋点的一定是这里的山水。离开活动现场,我们直奔崀山的辣椒峰景区。微风细雨中,一座形似倒立辣椒的峰峦在视线里若隐若现,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2002年曾成功徒手攀登过这座高峰。景区有辣椒峰、骆驼峰、蜡烛峰、林家寨、龙口朝阳等景点,奇峰陡崖与深谷幽林错落有致,丹霞峰峦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国画的天然摹本”的评价绝不为过。遗憾的是行程安排较紧,我们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流连更多的风景。
但身处景区徽式建筑风格的刘氏宗祠前,我还是被这方山水和人文所折服。青砖黑瓦,飞檐翘角,与满坡翠绿相呼应。谁能料想: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在独一无二的山水间,在湘西南新宁的上空,会将星璀璨,有的能成为当朝的“柱石之臣”?
清光绪七年(1881),湘军宿将刘坤一遭到弹劾开缺回藉。这一年,由他出资修建的宗祠竣工。从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高位上回到偏远乡土,刘坤一也许会站在宗祠那块“根深叶茂”匾牌前,回首着这跌宕起伏的人生:一介儒生,因不满太平天国之乱,从新宁出发,参与地方乡勇,在变化莫测的时代大潮的裹挟下,累立战功,继而成为湘军的统帅。如今,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在老家新宁赋闲。
刘坤一蛰伏九年,除了组织纂写县志、主修族谱和修建宗祠外,他思考更多的应该是何以扭转清朝江河日下的局面,聚集复出的力量。
1890年,刘坤一复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又受命帮办海军军务,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被授予钦差大臣职衔,节制关内外各军对日作战。晚年,他推动办洋务、倡导“东南互保”、主张育才兴学、整顿变通朝政。
离开新宁前往洞口高铁站返程,梁瑞郴老师一篇关于新宁野茶业发展的散文《舜皇古道》,再次被大家谈及并在朋友圈转发。文末写道:“余思忖,但凡我们于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时,还保留那一份古道热肠,就会给情怀让出一条道路。你所创造的利润有温度,有大爱。这条古道,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广。”这是对处于大变局中的新宁开发者和建设者的温馨提示和温暖叮嘱。
一个“夷”字,多少带有古时中原正统文化的一些傲慢和偏见。150余年前,在湖湘文化的涵养下,一介新宁儒生刘坤一,以其蛮性和忠勇苦苦支撑着晚清将倾的大厦。如今,骨子里充满坚韧和温良的新宁人,一定会开创新的安宁,收获新的希望!
(作者简介:黄义,媒体人,主任编辑,湖南省作协会员。散文作品《硬气绍兴》获湖南新闻奖一等奖,散文作品《碧湾之上》、报告文学《他们的诗和远方》获湖南省年度副刊作品年赛暨好新闻奖金奖,主持编辑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师恩如山》一书。)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