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河源佗城游玩攻略简介(走读河源到佗城去)
沈芳蕤 • 2023-11-26 11:18:17 • 次
【编者按】
为切实践行“四力”要求,把镜头对准基层和群众,即日起,南方+河源频道推出“走读河源”栏目,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撷取鲜活的素材反映河源各地各领域的一线情况。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秦朝古邑、汉唐名城”——佗城,时长共54秒)
到佗城去,聆听跨越千年的回响
沿着G205国道一路前行,走进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牌坊,一座人文馥郁的千年古城展现在众人眼前。
佗城,原称龙川城,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之一,素有“秦朝古邑、汉唐名城”美称,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
行走在佗城,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这里的古建筑、古遗址,犹如一本千年古书,处处在讲述她的历史和文化。
从空中航拍佗城,东江犹如一条碧绿玉带,绕城而过。
龙川考棚是广东省唯一遗存科举考试场所。
学宫、考棚、苏堤、古城墙、越王井、天后宫、南越王庙、南门码头、佗城西门码头……一个个景点错落分布在各个角落,让人觉得仿佛穿梭到古代。
旁边的居民说,佗城的砖瓦都是保留下来的文物,后来人们只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维修,“尽可能保持原貌,看上去很有历史感。”
近年来,龙川借融深融湾之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助推佗城争创国家4A级景区,佗城软、硬件旅游设施得到不断完善。
南门码头便是其中一大亮点。
龙川考棚里面的玉兰树亭亭玉立。
修缮后的南门码头人头攒动,各种娱乐项目精彩纷呈,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打卡。龙川县文广旅体局供图
如今,走上南门码头,宽阔的江面、古朴的城墙、干净的青砖路、迎风飘扬的彩旗……处处能感受到古码头重新焕发的生机活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依水而居、依水而兴,南门码头已从昔日的“荒芜之地”摇身变为“网红打卡点”,为佗城带来了更旺的人气.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寻古迹、感人文。
绕过南门码头,往右直行,便来到正在修缮的佗城西门码头。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修砌城墙、拓宽雷江河河道,一派忙碌景象。
雷江河岸,城墙高砌,气势磅礴。
连片菜田,在夕阳下愈显得生机盎然。
佗城西门古码头始建于宋代,是古代当地最主要的水土交通枢纽。据史载,佗城西门码头从宋朝至清朝中叶一直热闹繁忙,后因护城河淤塞和陆上交通日渐发达导致功能衰退。
如今,西门码头已经成为佗城的重要景点之一。工人说,码头一边连着苏堤,一边连着佗城,修缮后将大大提升佗城景区的整体性,并连通南门码头,给游客提供更多活动空间。
隔着围栏隔江望去,江水清澈,碧波荡漾。江对面是一片竹林,天色已晚,对面的村庄开始升起了袅袅炊烟,弥漫在竹林之上,一派安宁景象。
离开码头时,回头再望江面和古城,天色开始暗淡,眼前似乎浮现出古时商贾南来北往的繁荣景象。江边几位摄影爱好者还在趁晚霞完全归去之前,争相用镜头留住这一刻美景,或许他们更想留住的是那段沉甸甸的历史吧。
【南方日报记者】魏金锋 黄敏立
【摄影/剪辑】张浩森 黄敏立(署名除外)
【作者】 魏金锋;黄敏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