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浮丘山风景区游玩攻略简介(运河奇秀浮丘山看山之前先看水)
沈芳蕤 • 2023-11-26 16:51:06 • 次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古城素有“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之美誉,“两架青山一溪水”指的是城东的大伾山、城南的浮丘山,还有明代古城西城门外的隋唐大运河。“十里城池半入山”中的“十里城池”自然指的是浚县古城,“半入山”中的“山”便是运河奇秀浮丘山了。

浮丘山
众所周知,大伾山是上古奇书《山海经》中记载的天下名山之一,因大禹治水登临大伾被誉为“禹贡名山”、“中原奇峰”。相比之下,大伾山西边仅一里之遥的浮丘山成了“小弟”,名气远远赶不上大伾山。
人们对浮丘山的印象,大多来自山上碧霞宫里住着的那位受人尊重的“老奶奶”。在很多人眼里,浮丘山没有大伾山出名,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懂这座山,不清楚这座山的分量。倘若用心去深入探寻一番,就能发现浮丘山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我们仅从它的名字来历就可见一斑。
那么,浮丘山为什么叫“浮丘山”呢?这就跟在山西麓流淌上千年的隋唐大运河有关了。“看山之前先看水”,这就是浮丘山的秘密所在!
浚县古城大运河
大运河水涨之时,站在运河西岸隔河东望,可以看到犹如一座山丘浮在水面的奇景,浮丘山因此而得名。人们称大伾山为“中原奇峰”,红哥便称浮丘山为“运河奇秀”吧!
“秀水奇山望浮丘”只是这座山的“一奇”。浮丘山第二个奇特之处就是,乍看它是一座山,细看却有南北两个山包,浚县人都说它是两座山,而且两个山包各有各的名字。当地人把碧霞宫所在的南半部大山包叫“浮丘山”,因其在县城之南,俗称“南山”,而把被城墙围在城中的北半部小山包叫做“小姑山”,“一山化作两重山”可算做浮丘山的“二奇”。

小姑山
山顶古建筑
浮丘山还有第三奇,那就是南部山顶宽敞平坦地势开阔,在山顶走路行车如履平地,因此山顶建有规模宏大的碧霞宫和千佛寺,这里还是宋代晚期至元末明初浚州州府所在地,一州之府在山顶办公长达200多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浚县第一所公立学校浚县县立初级师范也建在浮丘山顶东侧,也就是碧霞宫北千佛寺西的位置,学校在这里授课育人七年后搬迁到大伾山西麓,并改名为浚县第一中学。一座山顶平面上建了三处规模都不算小的院落,足可以想象有多大面积了。
小金顶
“山顶平坦建州府”是浮丘山的“三奇”,可这还没完,浮丘山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在碧霞宫寝宫楼北千佛寺内,开阔平坦的石面上突兀着一方两人多高几间屋子大小、鬼斧神工独具山形的巨大青石,大青石上建有一座真武阁,青石下部西侧开凿了一大一小两个石洞,洞壁上雕刻着上千尊形态各异的佛像,这里便是唐代千佛洞了。浮丘山顶这块高高耸立的石岩成为一大奇景,被人们称作“小金顶”,又叫“山上山”,“山巅又峰山上山”就是浮丘山的第四奇,也是又一个“一山化作两重山”了!
正所谓:
秀水奇山望浮丘,一山化作两重山;
山顶平坦建州府,山巅又峰山上山。
浮丘山的神奇还不止于此,山上还有两处国保和许多传奇故事,等着朋友们去探寻呢!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