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大学(广东省景区中山大学)
沈芳蕤 • 2023-11-27 20:41:18 • 次
前言,第一次去中山大学的时候还是高中刚毕业的暑假,当时刚填报完志愿(有几个志愿学校是江西、江苏、福建、湖北)就去了广州游玩,想着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直接从广州直接去大学学校报到。到了广州后,对于我这个高中毕业生来说,特别好奇大城市的大学校园是什么模样。我就先去了比较近的暨南大学(那时候扮演还珠格格里面“皇阿玛”的张铁林演员还在里面担任院长,我还想着到了校园中能不能偶遇到。由于我当时去的时候没有拍这所学校的照片,我就不写这个学校相关的文章了)。
(图中为中山大学校园里面偶遇的一名朋友,相谈甚欢,比较难忘)
去了暨南大学之后,感觉大学校园比公园还好玩。接着我就带上相机后多次换乘公交车去了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里面的图书馆门前,我偶遇到了一名广西的初二学生。当时他问我是不是里面的学生,问是否能参观图书馆。我回答和他一样是来参观的,然后他告诉我每年寒暑假他都会去附近的城市进行一个人的旅行,我当时听了感觉很佩服这个人的勇气。然后两人结伴一起游览了中山大学,还为他拍了一些照片。
今天我要讲的是——中山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内。中山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中山大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郭沫若、鲁迅、陈寅恪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本校任教。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11月11日亲笔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于《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想博学多才,就必须对学问详细地询问,然后全部搞明白,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然后要切实地行动。
中山大学的历史
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在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又名孙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中山大学的校园卡——逸仙卡)。他出生于1866年11月12日,在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最早他在香港学医,后来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弃医转入救国的革命事业。
1894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5年由他领导的革命党组成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时间为1912年1月1日到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他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他的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的倡导者,他被世人尊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山大学里面的景色特别优美,下面就是其校园内一些图片,欢迎大家欣赏!(我建议有机会的朋友们可以去里面转转,真的很不错!)
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麻烦大家点个赞,谢谢大家,愿大家每天开心快乐!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