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仁怀茅台镇游玩攻略简介(贵州游之茅台镇)
沈芳蕤 • 2023-11-27 23:13:21 • 次
沿着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我们来到热闹的仁怀市茅台镇。说来奇怪,小小的赤水河流域孕育了中国几种著名白酒:茅台、习酒、郎酒等。据说是: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形成了空气湿度适中、风速小、日照短、霜期短、温差小的特殊自然环境,被誉为酿造美酒的风水宝地。
早在汉代的时候,茅台镇一带已经开始产酒。《遵义府志》记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枸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枸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这成为茅台镇酒走出深山的开始。
到了唐宋,仁怀已能酿制全国闻名的七轮大曲酒。茅台镇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并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1915年,茅台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与苏格兰威士忌、科涅克白兰地同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清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是黔北物资的主要集散地。
我没想到茅台古镇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不过当下它似乎纯为白酒而荣。进入镇上,浓郁的酒味弥漫在空气中,酒精过敏的人恐怕没法呆在这里。镇上的客栈都是楼下卖酒,楼上住宿;餐馆更是酒缸当头。
镇上有气势宏大的中国酒文化城,其间系统介绍了世界上多种酒类的历史,并陈列了诸多名酒,令人大开眼界。
还详细展示了茅台酒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下图的雕像浓缩了制曲、制酒、勾兑等工艺流程。
本来茅台酒厂可以前去实地参观,可惜当时仍在防疫,尚未开放。
明代的台圣寺,寺外酒旗林立,商贾往来;寺内香烟萦绕,磬声清越。
这里也是红军四渡赤水的渡口之一,河边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
茅台酒曾跟红军将士结下情缘,这为茅台酒“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恰逢红梅花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