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泉州清源山旅游攻略(触摸清源山)

沈芳蕤 2024-02-24 22:23:22

摘要:〔散文〕李建学清源山是泉州的母亲山。这次跑到福建来过年,计划外的项目是清源山。一是听说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泉州城区,二是发现这座雄踞城市一隅的山与众不同,三是想在春节体验

〔散文〕李建学

清源山是泉州的母亲山。

这次跑到福建来过年,计划外的项目是清源山。一是听说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泉州城区,二是发现这座雄踞城市一隅的山与众不同,三是想在春节体验一番闽南山水。

(清源山老君岩。)

正月初二去爬山,意料之中没有爬上去。膝关节出问题以来,已经三年多不提走山路的事了。清源山门票70元一位,却没有登山缆车;之前打听到可以坐车上山,也没有找到地方。一家三口顺石阶往上走,走到陡峭处我知难而退,担心过度劳累,会给这次旅行惹麻烦。于是一个人慢慢往回走,仔细浏览山中的枝繁叶茂;爬到一半的小媳妇也没有坚持,只有女儿一人登山到顶。老实说,我只是轻轻地触摸了一回清源山。

(春节期间,游览清源山的人比较多。)

其实清源山不是一座山,其方圆四十多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块组成,拥有几十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就连我们除夕下午慕名而去的少林寺,也是其中的一个点。

位于泉州市北部的清源山,是一座海拔不足500米却内容丰富的名山。

据《泉州府志》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中兴于唐,宋元时为最盛。经过历代开发,山上留下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还有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石室多处。

(榕树是闽地特色,清源山的榕树遮天蔽日。)

清源山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为全国最大且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我到清源山,就围着这座石像溜达了大半天。

史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也就是说,这座李耳坐像,原来就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石,经过民间工匠略施加工,就把它雕成了春秋时哲学家、思想家和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以国内现存最大、年代最久等优势,成“老子天下第一”之说。

我来拜访老子,还有一些故乡情结。

史书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谥伯阳。”

(珍贵的菩提树在这里随处可见,一串过年的红灯就挂在菩提茂盛的枝叶间。)

老子的另一个字或谥号——伯阳,也是我的故乡甘肃省天水县(麦积区)一个乡镇的名字。多年前,我在散文《伯阳》中道:

传说“太上老君”西行曾路过伯阳,至今说不清他到了何方。老子虽然不是伯阳人,伯阳却是《道德经》见证人尹喜的故乡。

尹喜为函谷关关令时,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北面师事之。居百日,尹喜以疾辞官,复迎老子归楼观本宅,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以授之,老子遂去,不知所终。之后,尹喜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乃著《关尹子》九篇,发挥道德二经。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雕像,就在老君岩小广场下坡口。)

据《文选〈与满公琰书〉(应璩)》载:“西有伯阳之馆,北有旷野之望。”唐朝著名学者李善注曰:“伯阳,即老子也。”

伯阳早在元代就建有老子和尹喜的道观,现存的柏林观有讲经台,就在渭河北岸新仁村背后低矮的土山上。再往后山走十几里,还有一座朴素的尹道寺,说是“尹喜故里”。听说殿前有楹联曰:“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道德”。区区14个字,概括了尹喜及其思想的成就。

我们元龙与伯阳毗邻而居,都是渭河谷地的山区乡镇。我从大西北来到闽南,怎么也得在“老子天下第一”驻足敬仰。

(1997年春去过嵩山少林寺,2023年除夕到了泉州少林寺。曾被电影《少林寺》迷得神魂颠倒,这下都见过了。)

等女儿爬山的三个多小时里,我在景区展厅看到清源山的图文资料。相传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不知所踪,最后“由楚入闽”,在清源山圣显,且“一气化三清”。就“坐”在这里面朝大海,教化百姓。

展厅里看到易中天《走进清源山》中的一段文字,最后一句:“读清源山,要用眼,更要用心。”只可惜我有心无力,何况眼拙,只能以一个崇敬者的心情,静静地看着老君石像慈眉善目,想到他的别字——伯阳,想起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故乡。

这尊大神跟我有些渊源,除了都姓李,除了故乡元龙和伯阳一带生长的先祖曾支持他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我更尊崇他的“道法自然”。

(女儿在家庭群里分享她在高处看到的图景,泉州城区山清水秀装扮了高楼林立。)

窃以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不勉强,不浪费,清静勤勉,不失为自在逍遥的人生。

女儿在清源山高处手机拍摄了不少情景,包括俯瞰泉州城区的图片。也弄明白了坐车游览需要排长队的路线,可去的名胜真不少;诸如清源天湖、虎乳泉、千手岩、弥陀岩、瑞像岩、赐恩岩、百丈坪、灵山圣墓、九日山祈风石刻群和泓一大师舍利塔等。还有北宋米芾的“第一山”和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石刻之类,历代文人墨客写清源山的文字也多。

触摸清源山,走在泉州翠绿的春节里,享受山水植物的气息,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2024年2月22日晨于西安•家中。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