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西安到麦积山旅游攻略(跟我一起走西域二缘游麦积山)

沈芳蕤 2024-03-08 09:36:25

摘要:【接上篇,点击链接:跟我一起走西域(一)开篇答疑】古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今有刘孟赵秦兄弟四人西域寻美,不同的是,唐玄装的坐骑是“白龙马”,我们的坐骑是“沃尔沃”。话说二零

【接上篇,点击链接:跟我一起走西域 (一)开篇答疑】古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今有刘孟赵秦兄弟四人西域寻美,不同的是,唐玄装的坐骑是“白龙马”,我们的坐骑是“沃尔沃”。

话说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农历五月初六),我们兄弟四人一车从邹城出发,自驾出游祖国西域边陲,驶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宁夏、山西、河北等八省三区,用时二十四天,行程一万六千公里,领略了祖国西部山河的壮丽,更是为夕阳始红的人生增添了一缕绚璨的霞光。

从本集开始将陆续介绍我们沿途寻到的美景。#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自驾西藏新疆二十四天路书


缘游麦积山,探秘悬崖上的千年佛国

麦积山石窟作为我们自驾西域寻美的第一个美景是我没有料到的。

按照行前的计划,这次自驾游选择从G317进藏,入藏前在甘南川西玩几天再进入G317,所以没有选择直接从成都走317,而是选择了走G30连霍高速经西安一路向西,过宝鸡离开G30去扎尕那、郎木寺,然后再到色达进入317入藏。

第一天从邹城出发,经日兰高速进入连霍高速,行程860公里,晚上住西安。

第一天行程图

第二天从西安出发,继续走连霍高速,计划从宝鸡潘家湾立交离开连霍高速到郎木寺,但是,车到潘家湾立交时并没有及时转道,继续一路西行天水,这才有了游览麦积山石窟的可能。

第二天行程图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四十五公里,紧靠连霍高速,行至天水时已是中午,到了吃午饭的点,恰巧我们四人中有三人没有游玩过麦积山石窟(2017年跟随邹城市摄影协会采风团去新疆走连霍高速进疆时路过天水,因人多没能达成一致而错过,当时很遗憾),于是临时决定到此一游,随便解决午饭。现在想起来,西域寻美第一景竟是麦积山石窟,这是缘分啊!天缘不可违,也不能违啊!

跟着导航离开G30直接开到麦积山风景区停车场,麦积山石窟就在麦积山风景区内。

票务信息:1,麦积山风景区是5A景区,门票收费A票80元/人(含石窟景点),B票25元/人(不含石窟景点);景区内电瓶车15元/人(无优惠)。2,免票:①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甘肃省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②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③军人、残疾人、记者、导游等(凭相关证件)。3,半票:①60周岁~69周岁非甘肃省籍老年人(凭身份证);②6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或1.2米-1.5米儿童;③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学生证)等。

我们四人中有三人能享受免票或半票优惠(2人退休1人退役),只有一人购全价票。为体现较为公平的原则,这次自驾游景点门票不纳入均摊总费用,费用自理。

买票入场。景区大门距离石窟还有不短的路程,景区内有电瓶车供游客自愿选择,往返每人15元,说是自愿,你不自愿行吗,大热的天,谁还愿意走几公里路到景点啊!你懂的,几乎国内所有景区都是一个套路,会把检票口建在离景点老远老远的地方,好在麦积山景区电瓶车收费15元还不算太贵!

坐上电瓶车,电瓶车上的小喇叭介绍着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西秦岭东段小陇山林区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孤崖突兀挺立,拔地而起,犹如农家麦垛,故取名麦积山。麦积山山高142m,四壁几乎垂直。1600多年前,先人们便开始在麦积山悬崖绝壁上凿洞窟塑泥像绘壁画,历经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余个王朝的不断开凿与修缮,现保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生动展现了当时的雕塑、绘画、建筑水平和艺术文化造诣,为此,麦积山石窟荣入中国四大石窟,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

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简介

十几分钟的光景,电瓶车到站,要到达石窟,还要徒步走过一段林荫山路。

麦积山景区

沿山路石阶而上,两边是葱郁的树木,遮天蔽日,一时辨不出麦积山在何处,倒也一路阴凉。走过一排排吆卖着各色纪念品和各种小吃的摊铺,左边的树荫现出一道隙口,一道石阶直通一座孤崖。哇,这就是麦积山啦!看那麦积山真的像极了儿时见过的生产队的麦秸垛,只不过体量大了些高了些。 棕褐色的山体掩映在苍松翠竹中,几乎垂直的峭壁上布满了石窟和悬空栈道,虽然此前从媒体上对麦积山石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当第一眼看到它时,还是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们的精湛技艺惊叹不已!

麦积山

这里挂了个牌子,景区禁放无人机!哈哈,看来,背上来的无人机今天派不上用场了。

麦积山

石窟景点的入口处,有一较大的广场,此处正面对麦积山,有很多游客在此打卡拍照。

麦积山广场

自古有山必有寺,佛国名山更不例外。麦积山南阳山脚处有一座红墙灰瓦、古色古香的寺庙,这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刹——瑞应寺。据说,在石窟开凿初期,便有寺院,后几易其名,直到宋代宋徽宗赐名“瑞应寺”,沿用至今。

瑞应寺

瑞应寺的寺门为木牌坊门,面阔三间,中间屋脊高于两侧,于中柱立门,开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中门称为“空门”,故古代僧人出家也称为“遁入空门”。今日今时,中门紧闭,由两位“女神”坐守,可能是担心游客“遁入空门”吧。引起我兴致的自然不是“女神”坐守的空门,而是其两边立柱上书写着的蓝地金色的楹联——“行径千折水,来看六朝山”,这是我国民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曾任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的罗家伦先生当年游览麦积山石窟时为瑞应寺寺僧所题,现在读来,更是觉得先生是为自己以及那些不远万里慕名观山的游客发声啊!

瑞应寺寺门

瑞应寺现有寺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殿、菩萨殿、僧房共36间。从寺门的侧门进去,里面游人不多,也未见到寺僧,两侧的房子大都改作了麦积山文创展厅,便拍了几张照片匆匆离去,不过,在大雄宝殿前拍麦积山还是一个不错的机位。

瑞应寺大雄宝殿

麦积山

从瑞应寺出来就要探访石窟了,下图是参观路线,正常情况下(非高峰期)沿栈道从东崖上西崖下可以参观全部开放的石窟(特窟除外),高峰时期只能沿应急分流线路参观部分石窟了。

麦积山石窟参观线路示意图

来到麦积山脚下,抬头仰望,便见近乎垂直的黄褐色的山体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造像神龛,密如蜂巢;洞窟之间由一排排栈道联结,这些栈道凌空而建,层层叠叠,纵横交错。石窟、佛像、栈道、峭壁,构成了麦积山的“绝壁上的千年佛国”的壮丽景观。

麦积山

沿凌空栈道拾级而上,先入眼帘的是那些处于底层的洞窟,窟口用铁丝纱网封闭了起来,丝网太密,里面的佛像怎么都看不清楚,不小心还会蹭一鼻子的灰。当时就心灰意冷,缘游麦积山可能要“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了,后来听说,用密细的铁丝纱网只封闭了下层的石窟,是为保护石窟不被小鸟进入造巢而遭到破坏,心里才有所释然。

果真,沿着栈道继续向上攀爬,不知过了几层,窟口就没有铁丝网了,石窟里面的佛像便毫无遮挡地展现在眼前。那一尊尊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大师的塑像,尽管历经了千百年来风雨的涤荡,依然栩栩如生,艳丽如画,有的强悍勇猛,有的端庄和悦;有的富贵华丽,有的朴素无华;有的骨感清秀,有的丰腴圆润……一时间,这些造像,让人顿时忘却了自我,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即便是走在几十米高的凌空栈道上,也未感觉出丝毫的恐惧和怯懦。

麦积山悬空栈道

东崖大佛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艺术不同于其它四大石窟,它是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石窟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这是缘由麦积山独特的地质。

石窟造像

麦积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石,结构较为松散,难以雕凿出像云冈、龙门那般精美的石刻造像。聪慧的先人并没有放弃这块风水宝地,而是选择在麦积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洞窟,于洞窟里用泥塑造像,于是便有了这流芳万世的绝壁上的佛国!

麦积山石窟的泥塑造像一般有三种,较小的佛像一般采用最普通的纯泥塑造像,与其它地方的泥塑没有什么不同;较大一点的佛像采用了木骨泥塑的做法,就是先用木头做身架,然后用芦苇、草、纸浆等材料捆扎出大致轮廓,最后用泥塑形,晾干、上色后完工;大的和巨大的佛像而是采用了石胎泥塑,这也是麦积山石窟独特的造像方式——古代匠人因地制宜先在崖面岩石上粗雕出佛像的轮廓(称石胎),而后再在上面用泥细塑成像(石胎泥塑造像)。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第13窟的东崖大佛就是这种石胎泥塑的典型代表,正中主尊系阿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大佛高15.7米,气势宏伟,也是麦积山第一大佛。现存的主尊佛像,表面泥塑大部分已脱落,露出了岩石石胎。

石窟造像

那么,在一千多年前,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升降机,古代先人是如何在这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凿窟造像的呢?当地民间流行的一句话“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解开了这个谜。原来聪慧的古代先人运用类似现在的脚手架的装置完成的。他们砍来附近的树木,将脚手架搭建至麦积山山巅处,临崖造道,从高处开始逐层凿窟造像,每完成一处,即拆除上方的脚手架,只保留部分栈道,供礼佛时行走之用。这样从山巅一直持续至山脚,如此精妙地展开。现在使用的栈道,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复完善的。真的是大智慧啊!

悬空栈道

悬空栈道

站在最高层的栈道往外远眺,郁郁葱葱的青山, 千山万壑,重峦叠嶂, 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远眺秦岭

远眺秦岭

穿越一个“天空之洞”,就从东崖来到了西崖。

天空之洞

石窟的西崖和东崖一样,同样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窟和形态各异的佛像,洞窟与洞窟之间同样由曲折盘蜒的悬空栈道相连。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

在西崖,引人注目的是98窟的“西崖大佛”,西崖大佛由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造像组成,左边的菩萨像外层泥塑已经完全脱落,只能看到石胎的轮廓和大小密集的桩眼,这尊造像不知什么原因未能修复,是不是想向人们展示它最初的基础架构和佛像铸造的大概工艺呢?

西崖大佛

石窟造像

沿着西崖的游览栈道下得山来,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不知不觉中已经在麦积山游玩了两个多小时。至此,四大石窟已经游览了三处,剩下的云冈石窟也可能会有缘再游了。

离开麦积山,在景区附近的一家牛肉面馆吃过午饭,便赶往今天的目的地郎木寺(说明一下,原本计划今天住扎尕那,再从扎尕那去郎木寺,途中与郎木寺一家民宿老板联系,他说郎木寺明天有天葬,所以我们便改为先去郎木寺,然后再去扎尕那)。

未完待续 请看下集


西行游记

跟我一起走西域 (一)开篇答疑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