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玉皇山(1954年)

沈芳蕤 2023-09-08 09:41:55

摘要:关注历史实战,了解更多精彩人物故事!前言玉皇山属于天竺山南支,地处西湖和钱塘江之间,位于杭州上城区,是主城区中的黄金风景区。可以说,只要是杭州主城的人,几乎都去过玉皇山。玉皇

关注历史实战,了解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前言

玉皇山属于天竺山南支,地处西湖和钱塘江之间,位于杭州上城区,是主城区中的黄金风景区。可以说,只要是杭州主城的人,几乎都去过玉皇山。

玉皇山海拔只有237米,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四面都能看到杭州市的城市景观。据史料记载,在古代这里被称作“万山之祖”。

五代吴越王钱氏迎明州(明州,今宁波)阿育王舍利于此供奉,此地又被叫“育王山”。后来,山上又供奉玉皇大帝,百姓又称此地为“玉皇山”。后来,玉皇山的名字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玉皇山

因此,玉皇山历史极为悠久。这里海拔虽然不高,但山势挺拔,山顶常有云雾飞绕,形成西湖胜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欣赏。

时间久了,这里就发展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山上有座福星观,自古香火旺盛,香客如云。此外,山间的白玉蟾井、日月双井、紫来洞、大铁缸都是历史遗迹。

站在紫来洞崖旁,可以俯视下方的八卦田。八卦田是南宋皇帝每年祭祀恭耕的籍田,形如八卦,色彩分明,很是奇异。山顶西南角的登云阁,造型结构呈螺旋形上升,登上阁楼,向远处眺望,如登仙台,似驾云雾。

八卦田

那七只注满清水的大铁缸,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样子排列的,又被叫做“铁缸列宿”。相处在古代,杭州城火患频频,有风水大师观玉皇山山势如“龙”,铸造大铁缸七口,置于玉皇山紫来洞东北角,以镇“离龙”,就能消除火灾。

毛泽东一登玉皇山

1954年年初,毛泽东住在西子湖畔,忙着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工作基本完成,毛泽东忙里偷闲,于3月12日,外出游览玉皇山。

同行的还有华东局第三书记谭震林、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浙江省负责警卫的处长伍一、柯庆施、谭启龙、张耀祠、侯波等等。

玉皇山海拔不高,但上山需要登2600多级石阶,毛泽东这一年已经是61岁的人,但身体仍旧很好,不需要搀扶,自己登山。

一边登山,毛泽东还和大家聊天,路过什么景点,就讲些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兴致非常好。遇到景观好的位置,毛泽东就停下来欣赏一番,顺便也休息休息。

3月的杭州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春风拂面,花草复苏。摄影师侯波最善于观察,见岩石缝中开了不少野花,随手采来一把,递给毛泽东说:“主席您看,这里都开花了!”

侯波

毛泽东选了几朵,放到鼻子边闻了闻,说:“你知道这叫什么花吗?”

侯波可不知道,只好转移话题:“主席,咱们搞两个首都才好呢。夏天在北方,冬天在南方,我看杭州就挺好。”

毛泽东熟读史书,立即想起南宋的都城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说:“你这个想法倒不错,你知道岳飞吗?”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大家自然知道,毛泽东对这位大英雄很有感情。1952年,毛泽东去视察黄河,路过岳飞故乡汤阴的时候,还特意停车去看岳庙。

杭州岳王庙

岳飞最后死在了临安府大理寺风波亭,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后人为了纪念岳飞,在西湖北岸,栖霞岭南麓建在了一座岳王庙。

毛泽东每次来杭州,都会到西湖边上散步,有一次见西湖边有很多古代达官显贵的墓,毛泽东不太高兴。毛泽东特意嘱咐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

“除了岳王墓等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墓,其他的应该统统迁到别处去。西湖风景区应该成为劳动人民休息和游览的地方,到处是坟堆、坟碑,太煞风景了!”

毛泽东和王芳

毛泽东给大家讲岳飞的故事,说着说着,就到了山顶。看完福星观,毛泽东信步走到一处高点,俯瞰杭州城市全景,停留了好一会儿,还感叹说:“上下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真是个好地方!”

毛泽东不喜欢走回头路,上了玉皇山之后,从西北坡下山。这是一条蜿蜒隐蔽的小路,但毛泽东走着走着,径直朝着灌木丛生的野地走去。

警卫员见前面灌木丛生,根本没有路,很不好走,提醒说:“主席,前面没有路了。”

罗瑞卿考虑到安全因素,接过话说:“主席,我们往回走吧。”

罗瑞卿和毛泽东

毛泽东却大手一挥,说:“往前走!没有路,我们可以走出一条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一边说,毛泽东已经弯腰钻进前面的树林中。

警卫员一听,也不再劝,快跑几步,到前面给毛泽东开路。幸好这里的树木不至于太茂密,毛泽东一行人慢慢穿过树林,从玉皇山南坡下了山。

临近黄昏,天空落下毛毛细雨,毛泽东乘车返回杭州住处刘庄,路上天色渐暗,路边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毛泽东二登玉皇山

1995年11月,毛泽东又来杭州小住,26日二登玉皇山。毛泽东是晚上没有睡好,所以提出去爬山放松放松,最终决定去玉皇山。

那时候玉皇山还有滑竿,走不动的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滑竿上山。王芳知道毛泽东从来不坐轿,也不乘滑竿,但又担心毛泽东年纪大了,走路太累,于是从当地驻军那里调来两匹马,毛泽东累了就可以骑马。

结果到了玉皇山开始爬山,毛泽东见后面有两匹马一直跟着,问是干什么用的。知道大家的用意后,毛泽东有些不高兴,说:“我就爬个山,还要和部队调马,那像什么话,快把马送回去。”

滑竿

实际上,不仅毛泽东登山不坐轿,不坐滑竿,中央的老同志来杭州登上,都不会坐轿,坐滑竿,走累了就休息休息再走。坐轿子上山,群众影响不好。

这次之后不久,玉皇山下的轿子、滑竿就都被杭州园林管理部门取缔了。

这一次,除了爬山,毛泽东还专门到玉皇山下的慈云岭南坡欣赏石窟造像。

慈云岭南坡的石窟造像,是杭州保存较好的石刻艺术之一,王芳陪同毛泽东一同参观。毛泽东看得很仔细,围着神像一尊一尊看,看了一会儿,转过身问王芳:“你知道这些神仙的故事吗?”

王芳:“知道一些,他们都是《封神演义》中玉皇大帝麾下的英雄。”

毛泽东:“神话传说不可信,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和追求。”

毛泽东指着一尊神像对王芳说:“我来考考你,这位是谁?”

王芳:“他是赵公明,原先是峨眉山罗浮洞道人。在帮助闻太师征伐两岐时,战败而死,受到了册封。这位法术高超的英雄,是被钉头七剑射死在岐山的。”

毛泽东:“嗯,答得对,。那么,这位是谁呢?”

王芳:“姜子牙。”

毛泽东高兴地说:“这个姜子牙可是了不得的人哟,他潜心学道四十余年,智能韬略,远虑深谋。80岁时被周文拜为丞相,辅佐文王成就大业。”

毛泽东又接着问了几尊神像,王芳都回答对了。毛泽东笑着说:“你这个公安厅厅长很称职嘛,不但对活着的人心中有数,而且对这些神仙也一清二楚。你是不是查过他们的户口呀!”

言罢,大家都笑起来。

毛泽东又问王芳:“你看过《三国演义》吗?”

王芳:“在济南读书时看过。”

毛泽东:“你知道关羽姓什么?”

王芳:“姓关。”

毛泽东:“不是,关羽原来不姓关,也不叫关羽。他生性仗义,在家乡杀了人,被官兵追捕。逃到潼关,出关要登记性命,签字画押。他给自己重新取名叫关羽,比如自己像鸟一样飞出潼关。”

参观结束后,毛泽东回去休息,每次爬山运动之后,他都能睡个好觉。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