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中山舰博物馆(博物馆Vol135)

沈芳蕤 2023-09-23 20:21:40

摘要: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特1号,是一座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以“中山舰”的名字命名,展示了抗日英烈为国捐躯,铁血悲歌的革命精神。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特1号,是一座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以“中山舰”的名字命名,展示了抗日英烈为国捐躯,铁血悲歌的革命精神。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1999年12月成立,2011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的馆藏文物6000余套,其中珍贵文物1716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0件/套 ,主要为随“中山舰”出水文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山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及中山舰官兵们的精神面貌。

01

场馆概况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由两幢相连建筑构成,舰体陈列厅全钢结构,外形如同一艘战舰,与其相连的一幢三层建筑为一般陈列室,外形为三角形,里面将陈列随舰出水3千余件文物及与中山舰相关的历史资料等。

金口战役纪念区内,牛头山山顶已立起中山舰遇难者纪念碑,纪念碑由25根石柱组成,每一根石柱都代表一位烈士,25根剑直指南天的雕塑柱,象征英勇迎战日本飞机,不幸阵亡的25名中山舰战士。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博物馆共有三层,一层是舰体陈列厅,二层为中山舰的史迹陈列展,三层则是出水文物精品展。常设展览有《中山舰舰体陈列》、《一代名舰——中山舰史迹陈列》、《中山舰出水文物精品展》。

步入馆内,一楼大厅里的巨幅油画《一代名舰中山舰》迎面而立,油画并列三幅,为三联画形式,高4米,宽16米,由著名画家唐小禾先生耗时数年完成,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山舰博物馆艺术品类的“镇馆之宝”。三幅油画将中山舰的三次重大历史事件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 中山舰 ---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订购,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

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余天。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在“武汉保卫战”中于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

中山舰自加入中国海军以来,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五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民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物。

1977年1月28日,沉睡江底59年的中山舰在湖北金口被整体打捞出水。

02

基本陈列

--- 中山舰史迹陈列 ---

“中山舰史迹陈列”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山舰诞生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山舰的风雨历程,第三部分介绍的是中山舰的修复、迁移和博物馆的建设。

展品除图片、文物外,主要采用高声光高科技手段进行情景再现,如“甲午海战”沙盘投影演示、“金口血战”声光电场景等,对观众感兴趣的大型文物还设计了可近距离触摸的展台。

--- 出水文物精品 ---

1997年,中山舰在武汉江夏金口水域整体打捞出水,随之出水的各种类型文物近5000件。“出水文物精品陈列”展出的经遴选的铭牌标志、舰载设施、生活用品、武器装备四大类型的文物近200件(套)。

--- 中山舰舰体复原 ---

“中山舰舰体复原陈列”是根据史料还原历史真实,按民国十四年(1925)中山舰原貌复原舰体外观及舰载装备、设施和部分舱室,保留了民国二十七年(1938)武汉会战时的创伤痕迹,将舰体视为一个大文物陈列于博物馆舰体陈列大厅内,四周展出中山舰被整体打捞、修复、迁移的历史过程及中山舰大事记等相关辅助内容。

中山舰总长65.8米,宽9米,吃水2.4米,正常排水量780吨,最大排水量836吨,采用2台三胀式蒸汽机,配合2座水管锅炉,设计主机功率1350马力,航速13.5节,煤仓容量190吨,配有无线电收发报设施。前主炮为一门阿姆斯特朗式101.6毫米口径炮,舰尾炮为一门阿姆斯特朗式76.2毫米口径炮,两舷各布置两门哈乞开司式47毫米口径炮,前驾驶台处改装有两座维克斯式37毫米口径炮。

在中山舰两侧舰尾的“中山”铜牌下面,可以看到一块凹陷的“疤痕”,这块“疤痕”其实是永丰舰“永”字的那一捺。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溘然病逝,曾经救孙中山于水火之中的永丰舰,正式更名为中山舰。铜板鎏金铸就的“中山”两字取代“永丰”的位置,镶嵌于舰尾,熠熠夺目。带着孙中山先生的信仰与精神,中山舰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继续前行。

03

馆藏珍品

--- "永丰炮舰"蓝色搪瓷杯及盘 ---

该套茶具为铁器、其他金属器组成的复合或组合质地,杯子质地为瓷,托盘质地为铁。搪瓷杯与搪瓷盘原本为五件套(一盘四杯),现存一盘三杯。盘为长方形,平底直斜矮壁,盘内本应有“十字”交叉隔梁,但现仅存其残破痕迹,盘外侧为蓝色,内里为白色,盘外壁长边分别饰有“永丰”和“炮舰”四字白色楷书铭文。三只圆形无柄小杯为平底、弧腹、卷口沿、内外搪瓷色与盘一致,杯外壁均有“永丰炮舰”四字白色楷书铭文。

--- “永丰”标牌西餐调料架 ---

民国时期的西餐调料架,架身有锈蚀,标牌上刻有“永丰”二字,应是中山舰上官兵从永丰舰带来。据专家推测,当时中国海军官兵饮食用具中西合璧,说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

--- “海军第一届全军运动会纪念章” ---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届全军运动会于1935年10月10日至16日在福州市马江举行。此纪念章中间为浮雕军舰和数名军人形象,周围是链形图案,上端有方形挂孔,背面为四行竖排隶书,内容是“二十四年双十节海军第一届全军运动会纪念章”。

--- 北伐军铭文步枪 ---

该枪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七九式”步枪毫无二致,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枪托上除了铭刻有国民党党徽、海军铁锚标志和镶嵌一跨“44”号金属牌外,还依稀可见一列文字“革命军为主义而战,不怕死不爱钱”。

--- 铜质调速器 ---

舰船用调速器主要功用是,可使机器转速保持定值或接近设定值。蒸汽机等与电动机不同,其输出的力矩不能自动适应本身的载荷变化,因而当载荷变动时,由它们驱动的机组就会失去稳定性。这类机组必须设置调速器,使其能随着载荷等条件变化,随时建立载荷与能源供给量之间的适应关系,以保证机组作正常运转。

--- 搪瓷脸盆 ---

新生活运动图文搪瓷脸盆,脸盆外施绿釉,内施白釉,盆内底部印有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语录:新生活之推行,应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标准,礼义廉耻为基础”,脸盆内壁有海军骑自行车图案以及“新生活”字样。

--- 自行车 ---

中山舰共出水自行车残骸5辆,这辆完整的自行车,是工作人员用这些残骸拼起来的。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山舰博物馆、湖北文旅之声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