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旅游景点攻略(江西篇吉安必去的八大景点)
沈芳蕤 • 2023-10-25 04:18:01 • 次
第一:井冈山
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同时还是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井冈山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金蟾望月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其中10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革命人文景观30多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主要景区(点)有: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会师纪念馆、龙潭、主峰、水口、杜鹃山(笔架山)等。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在东汉年间已开始有人居住,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第二:羊狮慕风景区
羊狮慕,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与宜春市交界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福武功山景区的一部分,总面积37.5平方公里 。
羊狮慕东连明月山,西接发云界,东西走向,景区最高峰石笋峰海拔1764米,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武功山与龙虎山、三清山、衡山一起,称为道教的福地名山,在道教中有着特殊地位。己开发的景观有百余处,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被称为羊狮慕景观的“四绝”,还有罕见奇观“佛光”。
羊狮慕是新开发的大项目景区,以独特的地理地质跻身于赣中最具亮点的景区。这种奇特而宝贵的地质地貌形成的历史十分漫长,在过去32亿年中,羊狮慕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它先后经受过数次大海浸,并沉入海底五、六亿年。由于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花岗岩从缝隙带入侵和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晚期以及以后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山体不断抬高,断层密布,呈垂直状态的花岗岩体又长期受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最终造就今日羊狮慕奇峰参天、幽谷千丈的山岳奇观。
在第四纪冰期时,羊狮慕成为重要的“生物避难所”。在第四纪冰期时期,由于全球气温普遍下降,很多植物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但是因为羊狮慕的温暖温润的气候条件,加上复杂地形环境,成了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拥有森林面积20.7万平方米,森林蓄积量1017万立方米,羊狮慕己查明的高等植物种类达2152种,其中很多都是珍稀的物种。如:羊狮慕独有的三桠乌药;珍稀濒危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落叶木莲(地球上仅见)、银杏、红豆杉、香果树、中华伯乐树、连香树;全缘叶红山茶、高山黄杜鹃、大果马蹄莲等等。野生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黄腹角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大鲵、斑林狸、水鹿、藏茜猴、大(小)灵猫、凤头鹰、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羊狮慕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态类型完备,可以说它记录了地貌的演化过程,(地貌演化系列:峰峦~峰墙~峰丛~石林~峰柱~石锥,再加上岩壁、峰谷和造型石。共九种地貌)在羊狮慕都可见到。在这37.5平方公里的山体中,就有数十处花岗岩峰林,二十多处象形石,百余处单独形态的地貌景观。以穿云石笋,十八排,姐妹峰,关公面壁,誉为羊狮慕“四奇”。
第三:天祥景区
天祥景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县城东当缅山(105国道和吉井公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000余亩,景区内蕴含着红、绿、古三色资源,由文天祥纪念馆、天祥公园和将军公园三个景点组成。天祥景区是为纪念伟大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受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而专门兴建的一处景区;距中心城区吉安市10公里、距吉安火车站13公里,距赣粤高速公路吉安县出入口7.5公里、距井冈山机场29.5公里,距吉安航运码头12公里;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2012年获批全国4A级景区。
天祥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含红、绿、古三色资源,由先后建成的文天祥纪念馆、将军公园、天祥公园三大景点组成。红色革命历史、绿色民俗风情和古色传统文化在景区内融为一体、互为补充,向世人展示出庐陵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观赏游憩价值,为游客提供一方蕴含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商务接待为一体的新天地,使游客更深层次的感受到庐陵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第四:渼陂古村
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富水河畔,距吉安市中心城区28千米。渼陂古村东至栋头贞节坊,南至青东公路,西至地藏阁(养源书院),北至梁仕阶墓,面积约1平方千米。
渼陂古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有书院、义仓、牌坊、革命旧居旧址等古建筑367栋。渼陂古村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
曾山旧居在渼陂村三号,毛泽东也在这里居住过。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时,曾山同志任主席,政府机关驻在万寿宫。
渼陂古街贯穿渼陂古村景区东南西北,全长900米,古街建于明朝,是商业文化的代表。万寿宫前院两则拱门上“天不夜”“月常明”是当时陂头街真实的写照。这枚铜钱图案位于万寿宫的正门前的地面上,意为祈盼兴旺发达,财源滚滚。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古街保存得完整,保存最为完整的大概有600多米,古街保存完好的店铺有108家。
渼陂古街夹街对峙,麻石铺路,皆为晚清民国建筑,较之民居和祠堂,店铺建筑更为突出其实用功能,而不事雕饰,除少数外,绝大多数店铺的平面为纵向长方形,面宽6—10米不等,两山墙砖彻,硬出式,前有一、二级台阶和深不及1米的门廊,前墙为板壁,中壁双开门,板壁通常为可自由装饰的“响板”。通进深一般超过10来,中间横向有隔断,前为店面,后为仓库或作坊,古街北侧店铺后门临江(富水河)便于货船停靠,有主体建筑后另建立供货船装卸货物的仓储屋。
二七会议会址是一栋前后两进的梁家宗祠,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已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辞典》。
第五:吉州窑景区
吉州窑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永和镇,占地面积约3.8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由核心景区、观光区和陶瓷产业区三大版块组成,主要景点有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宋街、吉州窑博物馆、陶瓷文化产业园、古村落等,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吉州窑又名永和窑,是我国古代一座极负盛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它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已有1200年历史,是世界上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窑遗址群之一。
凭借吉州窑瓷业的兴盛,商贾云集,形成了“三市六街七十二花街”的规模,宋时被称为“天下三镇”之一。因此永和古镇成为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
景区内拥有窑包共24座,窑区范围约8万平方米,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群之一。吉州窑的黑釉瓷和彩绘瓷,是吉州窑瓷的典型代表。黑釉瓷中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日、韩、美、英及东南亚各国多列为国家级文物收藏。
凭借瓷业的兴盛,商贾云集,宋代更有“天下三镇”之一的称谓,是庐陵文化和江右文化的代表。景区内有明清建筑117栋以及历代名人在此游历、讲习、会友留下的许多诗词歌赋、遗迹名胜等。
第六: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沿江路248号,南宋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宋代在白鹭洲上创建书院时,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白鹭洲书院现存古建筑除风月楼、云章阁外,尚有中山院、文山院、红楼,还有泮月池、复古亭等。白鹭洲书院在当时起了榜样领头作用,遍及吉州县城乡的千百书院相继建立繁荣起来。
白鹭洲书院记中说:“在宋则前有泮池,中秋石为桥,升阶为书院,大门悬理宗卸匾,进前则有棂星门,有文宣王殿,有道心堂,堂上有楼曰风月,后有山长厅,厅上有阁曰云章,曰峻极,阁之上书籍备藏,环纵栏杆。阁旁道舍森立,皆诸生肆上所,最后有浴沂亭。”在《建置》条中说,书院立有“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道心堂,石竹堂,风月楼,浴沂亭,斋舍,庖福具备。置田租八百石有奇,绕十成濠池岁入租银五十两赡学。又建祠祀二程夫子,益以周、张、邵、朱为六君子祠”,“此洲之书院,可容诸生数百。”又征集许多图书资料,抄录《白鹿洞书院揭示》于道心堂侧。
第七:青原山
青原山为江西文化名山,位于青原区河东镇东,是集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秀丽风景于一身的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被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
《舆地纪胜》卷三十一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五十六吉安府: 青原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至今青原山,名与北斗垂”。
《方舆纪要》 卷八十七吉安府庐陵县: 青原山 “山势根盘,外望蔽亏,旁有一径萦涧而入,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山上有净居寺,唐高僧行思居此。
青原山位于吉安市河东乡南境,距市区仅 10公里,离火车站较近,下车便 可直去浏览。青原山海拔 320米,峰峦连绵。
青原山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峡共30余处,喷雪,虎跑、珍珠、水三叠等飞瀑流泉,并泻于密林之中,攀天岳、芙蓉、翠屏、华盖诸峰,挺拔巍然,秀色如绘。。这里古木参天,景色秀丽,环境幽静,气候宜人,被誉为“山川江西第一景”。
汉朝张天师(道陵)考察天下名山365座,青原山即列于其中。
青原山,其山脉自嵩华山、天玉山转黄原岭而来,南至张家渡;西北起于鸡江峰,渡永和镇;东部的鹧鸪岭、梅林一带为青原山麓,这是广义的青原山。狭义的仅指净居寺所处的安隐山和周边山水——青原山风景区。她以其“翠、幽、秀、奇”的特色,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93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评为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钓源古村
钓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距吉福公路(省道)3.6千米,距赣粤高速公路出口约9千米,距吉安城区18千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以及同宗聚居地。
钓源古村现存建筑190栋,为明清赣派建筑风格,有庙观、祠堂、书院、别墅、民居等。其中102栋为明,清建筑,近代建筑有88栋。主要景点有欧阳氏总祠、明善祖祠、文章世家古牌坊、八老爷别墅、文忠公祠、礼派宗祠。
钓源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南宋年间,欧阳修七世孙欧阳腾继嗣钓源。从此,欧阳修宗亲后代及其嫡系传人在钓源共同生息繁衍,所以村子里大姓就是欧阳。
欧阳氏原属江南望族,民风淳朴,人才辈出,先后进士及第5人,后受“东林党案”连累,多弃官经商。到清代中叶,钓源商贾、号铺遍及两湖两广,富甲一方。据清道光年间的记载,当时钓源人口过万,不仅建有大批宗祠分祠,而且茶楼酒肆林立,店铺连街,戏楼、妓院、跑马场、钱庄等设施齐备,俨然一个乡村都市社会,因而被称为“小南京”。
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钓源古村有1300多户,人口近万,店铺60余家,此外还有戏园、赌场、跑马场等,号称“小南京”;咸丰五年(1855),钓源古村大部分建筑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如有不足,欢迎广大网友补充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