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碧海云天大浴场(呼和浩特的中山路)
沈芳蕤 • 2023-10-25 16:33:30 • 次
路南是在中山西路40号(东顺城街)原呼和浩特市衡器计量所、悦来春食堂、安泰旅社、 万聚成酱菜门市部旧址上兴建的大型洗浴中心碧海云天大酒店,并于2007年落成开业。这家酒店楼高七层,中央门庭高10米,由俩根 直径一米粗棱形柱托顶,顶端装三盏半圆形顶灯,显得十分宽敞高大、富丽堂皇。入内,中央大厅装20盏方形吊灯来营造出舒适高贵气芬氛。一楼桑拿中心、自助餐厅,二楼娯乐中心、影視中心、凝香苑自助中心,三楼精英商务,四楼会议中心,五楼华贵,六楼豪华,七楼华贵行政。
1958年,中山路与锡林路交汇处建起一座红砖二层楼——呼和浩特市服务大楼。该楼门朝西南开,门庭侧设计六角型窗口,楼北为1954年开创的“呼市国营二食堂”。
二食堂是建国后30多年中呼和浩特市最高档饭馆,名厨吴明在该食堂主厨。经他烹制的菜肴有:蝴蝶海参、八卦鱼肚、蜜汁山药、烤方子、炒驼峰丝等。楼东是中山路浴池(内设盆塘)、理发部、内蒙摄影部。21世纪初,服务大楼拆,在旧址建一酒店大天酒店。酒店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呈人字形。是家涉外三星级酒店,楼高18层,裙楼4层,有客房199间。
中山东路5号是座带院子的白色二层别墅式建筑,当地人称它为“小白楼”,是至今呼和浩特地区唯一的一座具有西洋风情幽静典雅近代建筑。小白楼门庭竖四根罗马柱于门廊间,二楼东西房设阳台,用保瓶状栏杆联为一体,楼顶出檐,檐上筑女儿墙。楼前植有十棵高大挺拔柏树,院中植一迎客松,为这座小楼增添几分神密。这座小白楼是1945年11月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呼和浩特领使馆而建。1966年后小白楼易主,几经波折,今是新华通讯社内蒙古分社社址。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东3号原是1963年建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委礼堂。1980年后礼堂重建门从北开,原礼堂前广场建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小白楼西侧的那座三层红砖墙坡顶红瓦俄式建筑建于1956年,入驻单位有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1957年成立的中科院内蒙古分院也在该楼办公。中科院内蒙分院设有哲学、历史、经济、文学、语言、考古研究科所。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成立,原内蒙古分院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所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领导。首任党委书记王德言,院长吴玉生。2000年,红砖楼拆,楼址兴筑一幢主楼高20层半圆形,裙楼7层的“诚信数码广场”。
今迎宾南路南口西的福瑞药业九层大楼建于1990年,前名为中山路医药门市部。今姑子板巷东至今仍存留的一座三层楼,是原内蒙古煤炭管理局的办公楼。中山路与人民路交汇处的那座两边三层中间四层建筑,是1960年建成的呼和浩特市邮政局中山路营业厅,楼高20米,时为中山东路最高建筑。
呼和浩特市邮政局2010年旧楼拆,建邮政大厦。大厦高99.8米,建筑面积86936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座钢结构高层建筑,内设准四星级酒店、画廊、艺术品拍卖中心。是呼和浩特市新的文化地标建筑。今中山路保留最早的建筑是建于1956年的内蒙古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办公楼。这是座二层中间三层仿古建筑。紧挨它的是座三层楼,为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办公楼。中山路东段南侧是座三层银灰水涮石建筑,建于1965年,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高等法院曾在此办公。2010年拆旧楼,盖一幢30层商务酒店。过呼伦路是当年呼和浩特市最有影响力的电影院——电影宫,以及在西城墙下建的
新城最大的新城百货商店大楼。(未完待续)
文曹建成2017年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