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温县陈家沟游玩攻略简介(探访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沈芳蕤 2023-10-25 20:46:24

摘要: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上。300多年以来,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习练者达3亿之众。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两千多名太极拳选手行云流水般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上。300多年以来,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习练者达3亿之众。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两千多名太极拳选手行云流水般的表演,使陈家沟一时声名鹊起,被中国武协冠以“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

太极拳祖祠,为什么祠堂前的石雕不是狮子,而是老虎?甚至村中舞狮表演也变成了舞虎。

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留下感言:“闲来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太极拳祖祠

文有文风,武有武德。堂前两侧的青石碑,分别是“武”碑和“德”碑,武碑正面是书圣王羲之的墨宝“武"字,德碑正面的“德”字是文豪苏轼的笔迹。

可见,讲武德乃是习武人之根基。当今社会,有人推崇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实是断了立身立国的根基。

拳谱堂,展示了陈氏太极拳理论精要,以及拳架特点等绘画。

拳谱堂

祖师堂供奉陈氏太极拳创始人,以及前几代传人的塑像,供世界各地习拳者寻根问祖之祭拜。

陈王廷(1600—1680),陈家沟陈氏第九世,太极拳创始人。

祖师堂

参观完太极拳祖祠,去太极广场,要穿过三道门。

第一道门“招熟”,两扇门半开半掩。

楹联: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第一层功夫:“一阴九阳”,刚多柔少,阴阳不平衡,是初练者之通病。

第二层功夫:“二阴八阳”,技击勉强,只能采取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过了第一道门,即入门,已练到“招熟”,身体不象棍子一般僵硬,动作之间连贯了。第一道门两扇门半开半掩,意指通过不易。

第二道门“懂劲”,两扇门直通直开。

楹联: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

第三层功夫:“三阴七阳”,虽然内气贯通,动作比较协调,但气还比较薄弱,动作协调不够稳固。

第四层功夫:“四阴六阳”,内劲十分充足。

过了第二道门,已基本上掌握内劲,步入高手之列。

第三道门“神明”,两扇门完全敞开。

楹联: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成妙手。

第五层功夫:“五阴并五阳”,已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化为拳中的虚实、开合、动静。

过了第三道门,已步入心神合一、出神入化的妙手之列。

大多数学拳人只在第一道门与第二道门之间徘徊,掌握第二三层功夫。据说,能跨入第三道门达到妙手者,犹如凤毛麟角。

我们一行在导游的带领下,鱼贯而入,走过三道门。

太极广场,在拳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在广场上打了一遍太极拳,参见小视频。

参观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学到了一些知识:

周敦颐(1017-1073),宋代理学开山祖,提出宇宙构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来知德(1526~ 1604年),明代理学家。明万

历二十七年 (1599年),在《易经集注》太极图里,以居中的黑白两条线代表原古太极图中的两点,中空以圆。白者为阳仪,黑者为阴仪,黑白二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说明气机生生不息、循环不觉之理。

太极拳十三式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我来到本家孙氏太极拳纪念碑前,邀请拳师和我比划两招,合影留念。

题小诗一首《探访陈家沟》:

寻根问祖太极拳,创始山沟三百年。

借取阴阳明要义,行云流水趁余闲。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