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腾格里沙漠(一年发电456亿千瓦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

沈芳蕤 2023-10-29 09:15:51

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谈史录编辑|谈史录引言沙漠,在许多人眼中就是“死亡地区”,极度的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年发电4.56亿千瓦!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中国光伏发电立大功!

文|谈史录

编辑|谈史录

引言

沙漠,在许多人眼中就是“死亡地区”极度的炎热、稀少的水源,加上大名鼎鼎的海市蜃楼,这就导致其在许多人眼中都是恐怖的、不愿接触的。

而境内拥有沙漠的国家都在忙于对其治理,要知道如果放任不管沙漠的扩张是非常大的,曾经我国的沙漠曾一度达到了每年一万平方公里的扩张速度。

可就是这样一块“死亡地区”,在我国对其进行改善之后竟成了一块宝地,单单从效能来看更是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更是对此大肆宣扬。

我国究竟在沙漠这块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做了什么?别人避之不及的沙漠在我国怎么就成了一块宝地?

沙漠化的恐怖

土地沙漠化,仅仅听着就知道后果有多么的严重,目前我国的沙漠的面积就占了全部陆地领土的13%,而这些沙漠都集中在西北地区。

沙漠化首先带来的就是土壤肥力消失,在沙漠中除了仙人掌和一些极为耐寒的植物,其他的是根本无法生存的,这也是在世界进入现代化之前沙漠中人迹罕至的原因。

其次就是带来的环境问题,就拿我国来说,每年一到时间京津冀地区就漫天黄沙,严重的时候甚至看不到路,这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当然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一般是影响不到京津冀地区的,这些在城市中肆虐的风暴也并不是源于我国。

在我国肆虐的沙尘暴一般都是从蒙古国就开始初始积累的,等达到我国边境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这些年在沙漠化治理上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可京津冀地区仍旧会出现漫天黄沙的原因。

沙漠化的严重性从蒙古国就能看得出来,如今的蒙古国科技仍旧非常落后,作为一个极为典型的游牧民族,草原对蒙古国是极为重要的。

可如今的蒙古荒漠化已经达到了恐怖的76%,可以说蒙古就是流沙上的国家,这让这个曾经的游牧国家如果再不进行整治,他们引以为傲的草原绿洲也会消失殆尽。

并且这种改变是绝对的,这将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生态造成极大的影响,和蒙古国不管或者说没精力管相比,我国对于“治沙”一直下很大的功夫。

我国做出的努力

从上世纪1958年开始我国国务院就创建了治沙小组,为的就是将我国沙漠禁锢在西北地区,不让其扩张。

更是有着非常多民众资源扎根在西北部的荒漠中“和天作对”,他们一代一代人守在这里,和漫天黄沙做对抗。

其实治沙更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一路走来将近百年的历史,其中也创造出了非常实用的草方格固沙。

近百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上做出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可如今我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治沙,而是在沙漠地图做出了一些小小的改变,而正是这个改变对我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绿化和资源

如果说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没有别的只有资源,如今世界上最稀缺的是石油和电力,我国国家的民众应该没有这个感觉,毕竟我国的电费算的上非常便宜且用之不竭。

可能源总有用完的一天,特别是如今大量使用的火力发电站,对环境会造成影响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原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开始大力着力于能源转型,清洁能源成了大家更青睐的能源,而在清洁能源中相较于水力、风力发电来说,占地小、更方便的太阳能发电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且量大安置的地点也不受地形影响,由此我国大手一挥为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推了一把,在这样的环境下太阳能发电进入了急速发展中。

太阳能发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自然是太阳的照射时长,和大家印象中温度越高发电量越高不同,太阳能发电最佳温度在25℃。

如果再高的话就会导致过热从而影响发电功率,所以相较于温度,太阳照射时长才是更重要的发电条件。

西北地区多干旱,太阳的照射时间相较于其他地方更长,这也就代表在这里发展太阳能发电更加有前途。

所以西北的沙漠地区就有了新的职责——太阳能发电,其实早在2010年就有人提出可以在西部地区这人员稀少的地方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项目在西北地区遍地开花,而在2022年九月份,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在宁夏正式开工。

这已经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宁夏作为西北腹地对太阳能发电非常有利,这里日照时间足够,并且这里人烟稀少,不会出现影响当地生活的现象。

而太阳能发电站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沙漠化的前提是什么?狂风导致沙漠中沙子移动,而太阳能发电站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低矮的太阳能板能够很好的起到防风的功能,这就能对减慢荒漠化的脚步。

如果在附近种上一些耐干旱的植物将那又能很好的改善沙漠环境,而植物又能够反哺给当地的牧民们。

原本牧民因为没有牲畜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无法扩充牲畜数量,发电站附近职务的出现完美的结局了这个问题,一方面能够供牲畜食用,一方面又避免了植物生长太高影响发电效率

这几乎形成了完美的闭环,唯一的缺陷就是前期投入可能会很大,但这相较于长久的发展来说不值一提。

成果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所消耗的电力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近年来我国在各种新型发电领域上获得了足够多的进展,使得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火力发电。

我国如今在太阳能发电领域获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这些科技进步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能源,在能源的支持下才能获得更多的科技进步。

而单单西北沙漠地区的发电基地所能提供能源就达到了20个三峡大坝的水准,这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成就。

结语

所谓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绝对不是人类一昧的维护大自然,而是在科技发展和自然和平之中找到一个平衡。

如果为了保护环境而导致科技发展动力不足,怎么看都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像太阳能发电这样既能融入自然之中,又能获得足够的能源,这才是真正的科技进步。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