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泰宁尚书第游玩攻略简介(在一起过福年新春到)

沈芳蕤 2023-10-30 04:11:39

摘要:新春团圆,古厝聚福。福建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述说着这片福地几代春秋的往事。2023年“在一起过福年”——“听说福见好看城市”短视频大赛火热进行中!让我们拿起相机
在一起 过福年 | 新春到,逛古厝,聚福气(闽东 & 闽北篇)

新春团圆,古厝聚福。福建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述说着这片福地几代春秋的往事。

2023年“在一起 过福年”

——“听说福见 好看城市”短视频大赛

火热进行中!

让我们拿起相机,走近这些古老又不失韵味的古厝里,探寻建筑的“福”,一同分享福建年味,为新年一起添福添彩。

文末福利!不容错过!

福建人把“老房子”称为“古厝”。福建现存的是以明、清两代为主的民居形式,不仅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大型府第,也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还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民间小舍......

以上图片来源:@福建旅游

闽东篇

闽东民居,给人最强烈的视觉特征是弯曲的风火墙,也就是马鞍墙。墙是曲线的,优美生动,随着屋顶的高低而起伏,犹如腾飞的龙,勾勒出建筑的左右边界,无数条粉白的风火墙波浪般起伏,又仿佛万马奔腾,千龙竞渡。

闽清 · 宏琳厝

位于福州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宏琳厝,是至今发现的我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整体古民居建筑。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饱经三朝沧桑的古宅,因二百年长久不衰的历史而享誉八闽大地。整个建筑结构精巧,对称翼檐卷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堪称民间建筑艺术的瑰宝。

这幢古老的广宅深院,有着别具一格的建筑风采,特别是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以上图片来源:@有福之州

福州 · 三坊七巷

福州传统古民居多是灰墙青瓦古朴大方的住宅,其中以“三坊七巷”最为典型。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以木结构承重,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坊七巷的房屋门面都很朴实,不事张扬走进去,才知道其中另有天地,厅堂布局森严,高大开敞,不失官宦人家的气派。庭院的布置匠心独运,一个六角亭,一株荔枝树,一片假山石,都安置得停停当当,意趣盎然。其内部装饰的重点,似乎在于隔扇、窗棂、栏杆等细部,精雕细刻,毫不含糊。

以上图片来源:@遇见福州

福清 · 东关寨

东关寨位于福清一都镇的东山村,坐落在村东隔溪的山腰间,四周群山环抱,气势磅礴。由当地何姓家族兴建于清乾隆元年,至今将近300年的历史了。东关寨从东向西,依山势高下而建,层层递升,平面呈长方形。

寨墙基座和墙体下半部均用岩石砌建,高近十米,坚牢壁立,气派非凡。站在下面,颇有古装影视片中步兵攻城的气势,外墙上一道道黑黑的污迹,似乎在诉说着当年反击土匪斗争的故事……

以上图片来源:@福州乡村振兴

永泰 · 庄寨古民居

永泰庄寨是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始建于唐朝,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保护较好的仍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98座。“雄居深山人未识,撩开面纱惊神州”。

自2015年9月27日,永泰县村保办成立,永泰庄寨顿时犹如平地起惊雷,洗去过往云烟,落尽昔日浮华,以其与大自然完美融合娉婷之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如今,永泰庄寨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祖国大江南北,犹如一首悠扬动听的歌曲,响彻国内外,发展势不可挡。

以上图片来源:@大美永泰

平潭 · 石头厝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这是岛上传颂的民谣,平潭岛上多岩石,于是岛上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成了别具一格的石头房子。

“四扇厝”是平潭石头厝的主要类型,它通常是不出檐的或只出半檐。“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中为厅堂,也分前厅与后厅。旧时多数农家在建“四扇厝”过程中,一时资金不足,就先盖左房和大厅,右边厅墙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主要是为了便于今后建房的衔接,预留余地。

以上图片来源:@平潭V旅游

闽北篇

闽北的建筑,肃穆质朴,英华内敛,呈现出一种理性与节制之美。众多豪门大宅,混杂在寻常巷陌,只有登堂入室,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其深沉的意味。典型的闽北建筑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青砖灰瓦,朴素大方;普通人家的屋脊都是平直的,只在檐角起翘,高大的马头墙错落起伏,形成梯级节奏。

图片来源:@今日永安网

建瓯 · 伍石古民居

在南平建瓯徐墩镇伍石自然村口,可以看到一处规模恢弘的古宅群,这就是清末被誉为“建瓯西出第一家”的伍石茶庄。

伍石茶庄由三大院落环连一体,民居建筑上吸收了徽派建筑和江浙民居的特点,具有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结构为多进院落式,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青砖,典雅大方。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仅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马鞍顶、平房顶等,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上翘的、垂弧的,可以说是一处一景,别有洞天。

在装饰方面,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木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砖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融古雅、精湛、富丽为一体。

以上图片来源:@福建旅游推荐

武夷山 · 下梅古民居

下梅古民居位于武夷山下梅村,村子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分列于长900余米的当溪两旁。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构成典型的南方水乡风格。

清朝初年,下梅村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武夷山的重要茶叶集散地。茶叶贸易的繁荣带来地方的富裕。下梅邹氏四兄弟拥资百万,富甲下梅,大兴土木,建豪宅70余幢。

在此前后,方姓、岳姓、程姓、陈姓等也在下梅建宅修祠,构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组群,颇具规模。这里至今仍保持较为完整的明清风格,再现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的史实。

以上图片来源:@武夷山岚境

泰宁 · 尚书第

泰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坐落于城内的尚书第、世德堂,是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明代民居古建筑群落。这里古街、古巷、古民居、古井、古牌坊比比皆是,古风悠远,书卷气十足。

尚书第是泰宁明代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住宅。最大特点是大气,建成泰宁尚书第300多年来至今毫无损失,是一座典型的泰宁传统“三厅九栋”形式排列的古建筑群。

府第石雕、砖雕精致,富有地方特色,规模宏伟。院的门楼,全用条石构筑,墙面匾额、柱梁和须弥座均精雕人物、飞鸟、卷草、团花等图纹,并用重叠斗栱构成。屋面灰瓦,屋脊高挑,厅堂、走廊地面铺墁方砖。四周及各院之间筑有高大的风火墙,各厅堂均有廊门相通,布局严谨。

以上图片来源:@微泰宁

大田 · 土堡

大田历史上曾有大小土堡近千座,如今大田尚保留下有40余座土堡。这些土堡形态独特,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绍恢堡

琵琶堡

安良堡

芳联堡

土堡是一种防御建筑,外部为高大土石堡墙,内部为院落式民居,可供人居住,也可封闭御敌。大田土堡群中,最具特色的有明代山岗类型的琵琶堡,清代山坡类型的安良堡,清代水田类型的凤阳堡和泰安堡等,这些是福建土堡的典型代表。

凤阳堡

泰安堡

以上图片来源:@福建旅游

永安 · 安贞堡

安贞堡又名“池贯城”,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为当地乡绅池占瑞于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该堡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见的大型民居建筑。

安贞堡坐西朝东,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形,依山而建,逐次增高,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气势不凡。安贞堡墙厚宅深,外墙用厚石垒砌加土夯制;堡前有一块可容数千人的露天练兵场。

内部建筑为二进,左右对称,随地势逐次升高,远眺其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房屋分为上下两层,每层有内走廊,厅、堂、卧室、书房、粮库、厨房、厕所齐全,还有水井和下水道,可容千余人居住。堡内装饰华丽,雕刻、彩绘、泥塑和壁画随处可见。

以上图片来源:@今日永安网

文末福利

2023年“在一起,过福年”——“听说福见 好看城市”短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活动诚邀所有热爱福建、关注福建,喜欢分享短视频的创作者们,以纪录片、街头采访、快剪视频等内容形式,围绕福建建筑、文化、美食、方言相关主题,制作时长2分钟以内符合微信视频号要求的短视频即可参与。

划重点!

凡参赛者,都有机会赢取丰厚好礼!

动手拍拍视频

记录你与闽地建筑的故事新春佳节

一同对话历史!

END

转载请标注来源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