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晋中曹家大院游玩攻略简介(山西太谷曹家大院)

沈芳蕤 2023-10-31 12:25:50

摘要:近期,我从深圳到山西晋中市太谷区出差,半工半游,也待了有一小段时间了。跟当地人差不多,因刚改设为区,还叫不顺口,我们还是先叫它太谷县吧,似乎叫太谷县,更有明清时期的味道,符合太谷

近期,我从深圳到山西晋中市太谷区出差,半工半游,也待了有一小段时间了。跟当地人差不多,因刚改设为区,还叫不顺口,我们还是先叫它太谷县吧,似乎叫太谷县,更有明清时期的味道,符合太谷整个悠久历史文化的韵味。

太谷所在的晋中大地,在明清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传奇人物,形成了一个个有名望的大家族,慢慢的,也在三晋大地上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来到山西旅游,可以说“大院”文化是必看一项。而这些大院中,又以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等为代表。

这次在太谷我先后去了两次曹家大院,第一次,还是跟以前一样,人文景观请了讲解员,第二次是自己去又仔细逛了一遍,在里面待了很久,可谓是每个角落都细细看了个遍,感受颇多。通过本文,小飞侠跟大家分享曹家大院的背后故事和我的所行所感。

曹家

既然是曹家大院,那就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曹家。当然了,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也是从讲解员那听来的。先了解了曹家,才能更好地了解曹家大院。

曹家兴家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曹家始祖曹邦彦发现太谷北洸村这一带山好水好地好人好,然后就举家从太原迁移到了太谷,逐渐稳定下来,其后两百年间,虽曹家还是以农耕为主,但也逐渐发展起来。

子孙中有位叫曹三喜的关键人物,比较爱折腾,独自闯关东做磨豆腐买卖,后利用当地盛产高粱开起了高粱酒坊而赚得第一桶金。曹家的酿酒业为其商业集团奠定了基础,然后发展了杂货行、布匹行、典当行等多个产业,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在东北十分壮大。而后逐渐迁回关内并辐射全国,到了清朝已经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说是“有麻雀飞得到的地方就有曹家商号”,可见其经商范围之广。

更厉害的是,不仅国内遍布曹家“连锁店”,还把生意做到国外,向东到日本、向北到俄罗斯、向西一直到万里之外的欧洲英法等国。其资产额高达千万多两白银,富可敌国;商号,也就是分公司,多达600多个,雇员有37000多人,简直就是一个大型跨国商业集团!

曹家是晋商里的翘楚,更是在全国经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兴旺发达几百年,与其严谨的家风、代代传承的责任心和晋商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人说富不过三代,但曹家不然,整整富了十几代。

当时我就问讲解员,曹家似乎不如乔家大院的乔家名气大啊,比起乔家如何?讲解员笑了,说了几个字:不可相提并论也。原来,曹家兴家比乔家早不少,因他们鼎盛时期并不在一个年代,不太具有可比性,但论实力来说,曹家可以说比乔家高很多。只不过,乔家因后来的影视剧和电影等宣传作用,知名度更高一些。

曹家大院——三多堂

在山西这边待段时间,把这边的好几个大院都走一走,我发现其实这些大院的层级是这样的:某个富商家族所建的一大片宅院群,我们都统称为他们为“某家大院”,然后这个家族给他们子孙分支的院落群,叫“堂”,每个堂又是由好几个院落组成的,叫某某院,每个院呢,又含有好几进房屋。所以为啥说深宅大院,真是跟迷宫一样。

前面介绍曹家已经说了,曹氏家族富可敌国,商业实力极其庞大,曹家大院自然是占地广阔,极具气势的,清朝年间曹家在太谷北洸这边建起了设计精良、富丽堂皇的四座大院,房屋形状分别按照“福禄寿囍”四个大字形状而建,如果当时有无人机拍摄的话,高空而看,一定特别壮观!可惜随着抗日战争日军侵入和后来的文革,四座大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只剩下一座“寿”字形大院,名为“三多堂”,就是我们如今去旅游所看到的曹家大院(其实只是曹家大院的存留下来的一部分而已)。

此堂名为三多堂,大家肯定像我一样有这个疑问,是哪三多呢?我当时猜的是多福多禄多寿,结果只猜对两个,其实应为“多福、多寿、多子”。三多堂并排三个院落,居中的“多福”院,主人居住,东边的“多寿”院,老人、长辈居住,西侧的“多子”院,子孙居住。中间甬道西高东低,寓意人往高处走。瞧瞧,多么讲究!

去曹家大院细细游览了两遭,把它的几个亮点分享给大家:

传统而典型的晋式建筑和院落风格:三多堂的院落都方方正正,入口是山西这边的经典门檐,两侧窗户为大圆窗,墙体厚达1.6米,冬暖夏凉。讲解员说这边讲究居住的院内不种树,树木都种在花园里;房顶全部向院内倾斜,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曹家大院有高楼,难得的是允许游客登上去!三个院落的三座三层主楼,楼如堡垒,登楼而上,屋顶平坦,建有三座亭子。登顶远望,周边几里尽收眼底。

楼顶

登楼远眺

而可能正是因为它的奢华和突出的高度,当年被侵华日军当作驻扎司令部兼城堡,据说日军从曹家大院搬珍宝整整搬了四十天才搬完,而就连很多屋内大梁上贴饰的花形金片,悉数被用尖刀刮走,只留下一道道刀痕和看不太清的彩绘,实在令人气愤而痛心!

梁上贴金全被刮走

曹家钱窖引人遐想。在正房的一个面积不大的东侧间里,看起来稀松平常的炕头,竟然隐藏着曹家低下钱窖的入口!入口似井口,很窄,只容一人通过,讲解员说,房屋高达17米,此窖也深达17米,为曹家地下金库,具体内部如何,还没有人深入一探究竟过,说不定,还藏着不少珍宝?

钱窖入口

曹家不仅有地下钱窖,还有地下厨房和地下酒窖,地下酒窖我好理解,利于储存酒类,但地下厨房我就有点不太理解了,在古代也没电灯,里面黑漆漆的,也不便于通风,为何要建为地下厨房和餐厅呢?讲解里说这样冬暖夏凉,但我依然觉得有点费解,或者说,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地下厨房入口

曹家绣楼。绣楼为闺中待嫁的女孩子居所,建在主人房大北屋旁边,夹在高高的主楼中间,虽是两层,但与旁边的三层相比,形成一个低洼之势,原来,是因为当时男尊女卑的理念,待嫁女子,要三从四德,地位比男子低,所以绣楼也体现出女子低于男子的地位,来提醒待嫁女孩,摆清女子的地位。绣楼小院内,一排五六间房间的平房,是给下人住的,这个院所有的下人,全都是服侍绣楼二楼那一位小姐的,小姐年方十二三,已到了待嫁的年纪,上了绣楼就不能再出来直到出嫁,上二楼的楼梯,特别狭窄,只可以容这位十二三岁的女孩上下,男子身高马大,想上去是不可能的。瞧了他们这严格的制度,真是庆幸自己生在现代社会啊!

绣楼和仆人房

绣楼楼梯

曹家大院(三多堂),现在不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开辟成了三多堂博物馆,内部陈列家史展览、家具瓷器古董等,其他还好说,但到了三多堂,这里的“百寿大屏风”和珍宝馆里的几件珍宝,一定要看!(到底是哪些珍宝呢,曹家大院还有那些故事?请见下篇分解)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