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西九华胜境景区游玩攻略简介(春日故乡游记)
沈芳蕤 • 2023-11-03 01:27:44 • 次
原创 刘梅生 天门山文学
春日,正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如诗如画季节,应好友倡议,到我的老家无为市踏青游览。作为无为人的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和自豪,高兴的是我的家乡能引起好友游览兴趣,自豪的是我的家乡从古至今确有诸多名人古迹,值得一游,因此一口应允,并主动承担起游览策划。为使游览安排更合理,我将两天游览设想告知在无为工作刚退休的妹夫,请他帮助策划具体游览线路,妹夫为我们游玩景点和品尝美食提出了好的建议。
那日清晨,我与好友四家共8人开着两辆车从合肥出发,一路欢笑开始了无为踏青之旅。首先行进在环巢湖的滨湖大道。车窗外,左边是水雾蒙蒙的巢湖水天一色,晨光的飘洒让湖中姥山岛屿渐次清晰,好似一个个美丽女子坐浴其中,妩媚娇娆,别有风情。右边多是田园风光,一会儿是油菜花金黄灿灿,一会儿是紫云英花紫淡雅,在绿色茎叶上它们欢快绽放,装扮着纵横交错的田野。路边老柳树嫩芽刚出,浅浅的绿点缀着长长的垂柳条,如同新疆姑娘舞姿中的辫子随风飘逸,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妆成一树高。
车子很快进入庐江境内白山,路边高大的落叶树枝头吐新,远处村庄一幢幢两层或三层独立民宅基本都是白墙红顶。可以看出,农村农民的日子已是温饱不愁了。
车按导航大约行驶一小时四十分,我们到达第一游览点:无为西九华景区,位于无为市六店乡境内的都督山上。都督山原名猪头山,是因山顶有一巨石形似伸脖子觅食的猪头而得名,三国时大都督周瑜曾路过此山,故而改名为都督山。山上有座西九华寺,始建宋代,后因战乱多次毁建,现寺庙建于悬崖峭壁之旁,占地十余亩,寺庙大殿宏伟,与山体危峰相映衬,神圣而神秘吸引着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敬香和观光。
晨风习习,微冷。我们随着游客人流信步登上石阶梯,体验西九华寺的陡峭和登顶的一览众山小,不禁感概古人的智慧和勇敢,赞叹对佛学敬仰和修为才登高在此修建寺庙以祈福子孙。进入寺庙看到不断有游客敬香火拜佛,这可能是此寺庙为何屡毁屡建延续至今的缘由吧。
接着,我们前往国家级森林公园泊山洞游览。泊山洞位于无为市蜀山境内下泊山,与庐江、巢湖交界,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泊山因在白湖之畔,常有来往船只在此停靠,故称下泊山。泊山洞是亿万年形成的古老石灰崖溶洞,洞内鬼斧神工奇景被誉为“江淮独秀”,洞庭湖面积约4000平方米,18个大景区36个景点分布三层,洞庭湖中钟乳石千奇百态,晶莹剔透,美伦美奂。洞外山上的慈姑庙相传为纪念黄巢侄女黄姑而建,游人不绝供奉香火。
游完泊山洞时近中午,我们的车延公路行驶看到路边一家小餐馆,于是停车准备就餐,推门见餐馆竟无他客,再看周边也无他店,只能将就吧。谁知那顿午饭却吃得很开心,土菜味道可口,尤其是老鸭汤泡炒米,炒米吃完了又让餐馆老板添了一盘,菜品价格也公道,到无为的第一顿饭不经意间传递了家乡的美食文化。
午饭后,游览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入园内,很快就被左侧一棵参天古树所吸引,走进树旁看到立牌上写着:青檀,安徽省一级古树,树龄1700年。只见这棵古檀树庭华盖,树胸径最宽4米多,树高25米左右。树基露出的根盘根错节,古树有一枝干弯落到旁边一地又长出新枝干,似古树的子孙续延着老树的血脉。古树身一侧有被雷击损毁痕迹,以致树干有部分只剩树皮却顽强向上发展长出茂盛枝叶,被人工用钢架支撑着这一段树皮。整个树身及枝干苍劲如龙,抬头仰视树高遥不可及,枝桠凌空盘旋,青枝绿叶呈现勃勃生机,让人惊叹不已。看着眼前这棵阅尽世事变迁却依然充满活力的古树雄姿,不禁感触:它如我中华民族之精神,古老而新盛,生生不息。愿它常青万古,福荫子孙。
欣赏了千年古树,我们又去游览与古树同年代的双泉寺。据史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已有寺,距今1700多年历史,现原貌已不复存,但泉流不枯。我们顺着旁边的石阶梯而行,一眼望不尽的树木绿叶成荫,头顶的天色显得不太明亮,在这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里,我们摘下口罩,尽情享用富氧空气。一会儿,路两边出现大片茂盛的竹林,却没看到有春笋冒出。竹林尽头又见树木,时有溪水潺潺,不远处淙淙流水声预示着水源增多,接着,哗啦哗啦的流水由远而近,循声而去,双泉寺瀑布流直挂山崖壮景呈现,泉水流穿石拱龙桥注入放生池。
游完天井山森林公园,我们又去瞻仰附近的三尖山烈士陵园,仰望陵园内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细读介绍,了解到1944年8月23日那场战斗经过:我新四军第七师23名官兵为掩护大部队撤离,阻击国民党桂系部队1500人向三尖山进犯,全排23人英勇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看完这一史事,由衷地敬仰那些为革命献生的英烈!
傍晚,为观看无为市无城区夜景,我们趋车赶往无为城,选择了在无为市政府附近的一个旅馆住宿,晚饭也就近找了个饭店。按我设想:晚餐最好有土老母鸡汤和无为板鸭,这是无为特色美食代表,进了饭店与老板一说,竟然如愿。晚餐的老母鸡汤很正宗,绝对“一本”土鸡,鸡汤泡炒米,是无为传统吃法;板鸭是到饭店外面斩的,味道比较正。
从饭店出来,街上已灯火辉煌,远处通明灯光和近处熙熙攘攘人流,是无为120多万人口繁华一隅。我们路过气派的市政府大门庭,来到去年12月1日新建成的安澜桥游览。安澜桥是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而命名。戴安澜无为人,年轻时受叔祖父戴端甫影响,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立志救国,战功卓著,是抗战时期第一位在国外(缅甸)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安澜桥钢式结构不仅有宽阔的双向四机动车道,还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我们走上漂亮的人行道亭廊,木结构亭廊外形飞檐仿古,亭廊内每个廊柱之间悬挂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距今有300多年历史,采用彩绘、剔墨工艺和点眼等手法制作,使烛光穿射人物眼睛频频闪眨,画面栩栩如生,夜晚纱灯集照明和美观为一体,吉祥喜庆。剔墨纱灯制作工艺入选安徽省省级非遗名录。
在安澜桥上观看,不远处有座极具现代的九孔实腹式拱桥,名曰状元桥,落成于千禧年。灯光中看到远处桥上车水马龙。在漫步至状元桥的路上,我向朋友介绍了关于状元桥名字的来历。无为史上曾出过两名状元,一是焦蹈,宋元丰八年,列进士第一;另一邢宽,明永乐十三年,传说邢宽因名字被明成祖朱棣钦点头名状元,替下殿试头名孙曰恭。后人为两位状元建有“二状元祠”,现“二状元祠”已不复存在,但无为人的状元情结为桥取名状元桥。
与状元桥南端垂直的一条街是热闹非凡的西大街,进入西大街左边不远处就是无为市中心的大十字街。沿路前行只见路边大大小小的商店一个挨着一个,店内店外灯火通明,透过商店玻璃橱窗看到商品琳琅满目。街上人流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曾经最繁华的大十字街似乎有些西移,大十字街中心反倒人流渐稀,灯光也没那么强亮了。
月色中,我们一路欣赏无为城的夜景:米芾广场、通济桥、比亚迪大道,真是“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次日清晨,早起的朋友围绕旅馆前面的市政府办公大院外观光了一圈,也打听到我们慕名要去的一家早点汤包馆行走线路,是在一个小巷子里,店面不大,却看到店内外客人川流不息,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我们进店正好有个空桌,就围坐了下来,店内墙上一张宣传贴告诉我们该店经营的特色早点,我们选点了炒面片、鸡蛋煎饺、小笼包、sa汤和送灶粑粑,真是不尝不知道,味道确实不错,比如sa汤和炒面片我们在其他地方也吃过,此店却是技高一筹。
从汤包馆出来,不远处是一家有注册商标的清真无为板鸭店。无为板鸭是无为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属徽菜系,始创于清朝,以麻鸭为主要原料,配以八角小回香等30多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以往我回无为常在这家店买板鸭和膀爪,于是领着他们去买,这也是此行我要向他们推荐的项目之一。店老板一看来了这么多顾客,热情迎接,窄窄的小店空间立刻让我们占满,我告诉老板来的是合肥朋友。我的朋友每家都买了板鸭和膀爪,还有朋友买了当即委托店里寄往外省送友人。我的朋友也学着我将用于自家吃的板鸭和膀爪让店里斩好,看着金黄油灿灿码放整齐美观的板鸭,朋友们惊叹:秀色可餐!最后,他们还向老板要了名片,准备以后需要时电话订购。
随后,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游览。那天不巧,近在附近的米公祠因维修不开放游览。我们又电话询问黄金塔景区管理员,答复也在维护暂停游览。这两处是无为知名景点,一般到无为游览的人必去参观,我们却未能如愿。失望之下,我只能向他们口述我对这两景点的浅显了解。
黄金塔位于无为城北郊西河之畔。始建于北宋咸平元年,距今有千年历史,为安徽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具有宋代仿木楼阁式夸塔的典型特征,属国家重点文物保存单位。黄金塔身呈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高37米,共九层,其中一、二、三层之间均为双层腰檐。我还介绍了曾与黄金塔同年代建成的无为西寺塔(无为人称“西门锥子”,文革期间被拆毁)。传说黄金塔和西寺塔是为稳固濡须河上似船地形的无为城而设计,两塔象征两根船帆桅杆,由鲁班师徒分建,相约同期完工,结果建设黄金塔的徒弟连夜加班提前完工,被建西寺塔的师傅发现后,扔去一斧头将黄金塔身砸偏,以致黄金塔至今有些斜。
米公祠是为纪念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始建于元朝,扩建于明朝。米芾祖居太原,后迁襄阳,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为“宋四家”。米芾曾在无为任知军,为官清廉,百姓为感其德政,建米公祠。现米公祠占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60平方米,内有米公祠、宝晋斋、杏花泉井、墨池、投砚亭、拜石等历史景观。米芾在无为“投石止蛙”、“米芾拜石”等故事被后人传颂,祠内许多碑贴石刻和书画墨迹更是书画爱好者心中景仰。米公祠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两个景点不能如约而至,我与朋友来到游览计划中的第三个景点:无为绣溪公园。据《无为地方志》记载:绣溪筑于南宋,初名“锦绣溪”。原为清代曹官私家花园,号称“双溪别墅”,三十年代中期被时任县长戴端甫(戴安澜叔祖父)用公费买下,更名“绣溪公园”,并在溪内筑堤造桥。绣溪公园座落在溪水西南(无为人称此溪为“观震潮”),一条长堤将溪水一分为二,长堤两边长着合抱粗的老柳树,垂垂的柳条随风荡着秋千。长堤上有座石拱桥,桥那头路边临水有一两层飞檐凉亭,过了凉亭在堤的尽头便是绣溪公园。宋代诗人杨杰曾赞:“十里喧阗锦绣溪,秋千人健趁飞鸢”。绣溪公园以水景为依托,建有亭台轩榭,有游乐设施,有宽敞的草坪和茂盛的树木,沿着绣溪水岸漫步,可观溪水中划船游人。
绣溪公园内有一假山,假山最高处有亭临风而立,登亭可观公园全景,可远眺溪水对岸风光。亭子上方匾额书有“洗心亭”三个字,这是曾在无为工作的吕惠生为拒贿赂,用贿赂的钱财交公,在公园建造凉亭并取名:洗心亭,还赋诗一首,以此警示人们“不迷金”。抗战时期,吕惠生随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在皖中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先后担任过无为县民主政府县长、皖江行政公署主任。
公园后面一部分是烈士陵园,陵园广场中心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东面是革命烈士陈列馆、忠魂亭等。馆内陈列着《无为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从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五十位烈士遗像以及事迹介绍。纪念馆门上匾额“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生前题写。60年代前后,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时任安徽省副省长的张恺帆回家乡无为查访灾情发现浮夸风严重,于是果断决定:开仓放粮,及时挽救了许许多多无为百姓的生命,是无为人民所敬仰的领导。纪念碑南面有原皖江行政公署主任吕惠生、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等无为籍名人墓。
下午,我们打卡此行最后一站:位于无为市红庙镇海云行政村山水涧自然村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及“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与这两景点不远处是“皖江革命烈士陵园”。
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保留石砖土木结构小瓦顶平房七间,从1941年5月七师成立,至1945年10月撤出皖江地区,这里一直是七师指挥中心所在地。
皖江革命烈士陵园为195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陵园高耸的纪念塔位于海云行政村团山之巅,塔上刻着由时任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书写的“皖江革命根据地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原馆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建于1995年10月,新馆于2014年7月1日开馆,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馆内设8个展厅,以大量历史照片、图片、文字详述了新四军七师成立、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翔实而珍贵。在我们这次同行的朋友中有几位父辈曾为新四军或八路军,因此,看到这些史事倍感亲切,也更加崇敬和缅怀革命前辈!
新四军第七师是抗战时期坚持在皖江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猖狂进攻,党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活动于皖江地区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以及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队编成第十九旅挺进团,于5月1日在无为组成新四军第七师,与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在无为县白茆洲成立,七师成立时共1900余人。后根据坚持皖中,发展皖南、沿江地区的方针,迅速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很快建立了皖中皖南根据地,同时发展壮大了七师。到抗战胜利前夕,皖江抗日根据地面积已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七师武装部队3万余人,地方武装7000余人,为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曾希圣、吕惠生、李世农、张恺帆等前辈都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皖江儿女为民族解放作出巨大牺牲,辉煌业绩载入革命史册。2016年12月,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两天的游览,马不停蹄,却意犹未尽。无为,一个自隋开皇年间始建距今已1400多年历史,宋代曾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城”,悠久历史记录着厚重文化,自然不能一夜阅尽读懂!无为,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而今,无为连续多年经济总量居安徽第四,是中国电缆之乡、中国羽毛羽绒之乡,“三只松鼠”综合产业园和总投资15亿元的比亚迪“云巴”零部件制造产业项目落户无为。无为,一个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将顺天时,应人心,迎接蓬勃发展又一春。
作者简介:刘梅生,无为市人,退休前为安徽省供销社处级干部。闲暇时间喜欢写写小文章,爱好旅游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