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陈镇旅游景点攻略(六陈黄花山重游小记)
沈芳蕤 • 2023-11-03 01:57:30 • 次
2020年元旦,应朋友之约,重游六陈镇黄花山。
二十年前,作为登山旅行探险爱好者的我就听到了关于平南县六陈镇黄花山的传说,特别是阅读了古学者江玑瑚、容易宋关于黄花山的诗赋,使我对十芽岗及黄花山充满了神秘,向往之心也日益强烈。于是,在二十年前的某一天,怀着探秘之心,我独自一人前往黄花山考察。先是从官成搭班车到平南,然后转乘六陈的班车到古和,到古和后租摩托车到黄花村。简单吃了午饭,问清楚黄花山的大概坐落位置,就开始徒步爬山,因为有耕作小路通往山上,所以不到十分钟就上到黄花山西南面的平岗。这个平岗是当地村民的耕地,地上种满了花生、黄豆、红薯等农作物。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对面的黄花山,但见山峰秀丽端严,山上遍植高大挺拔的松树,苍翠欲滴。山风袭来,松涛阵阵。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往上攀爬,临近山顶变成了80多度的陡坡,坡上长着闲花野草,杂树生花,煞是好看。一边攀登,一边欣赏沿途景色,静听山鸟唱歌,闻着花草树木的清香,顿觉困倦尽消。
爬上山顶,往东南来龙方向眺望,只见龙从铁石岭起祖,左右抛出大帐数层,“昂头而进,魏然正大,星体端严,涌跃奔腾,神机活动,浮沉顿跌,既节节以灵通,左右扶随,亦重重而包裹,前迎后送,开宝帐以数层,左有右宜,列画屏以邮节,顿起贪狼少祖,形势非常”。龙脉从东南方的铁石岭一路奔涌而下,跌落300多米至石灰肚屯东边的低岗及山沟,再跃起200多米海拔的大石岗贪狼少祖,大石岗上耸起两座石山,留下廉贞作祖的符号(听说其中一座石山上隐隐有一只大脚印,传说是神仙云游到此留下的印记)。大石岗再跌下40多米,沉丝束气,蜂腰鹤膝过脉,耸起黄花山贪狼父母。
这次重游,主要目的是印证古明师江玑瑚和容易宋的题赋。江玑瑚的题诗高度概括了黄花山的来龙结穴大势,而容易宋的题赋,则从始祖丶老祖丶少祖乃至父母子媳一路述来,将行龙缠护丶来去水及龙穴贵器等等情况详细描述,视野开阔,大开大合,文笔生动,富有诗意,引人入胜。站在黄花顶上向穴前堂局,只见黄花山翻身逆势生成端秀的穴星山,然后吊下龙脉数条,右边两条龙虎砂贴身护送到穴,左边青龙砂弯抱兜收下关,滴水不漏。脉从中抽,雷风交媾丶水火相辅而生成天然美穴。穴下余气化成台案横列穴前,筑成周密内堂。案外万流以朝宗,文笔天马耸于远方,旌旗鼓角列于近旁,万山朝顾,山河献瑞,满盆罗列,悉聚会于明堂,确实是平生少见的山川融结。虽然名花有主,故地重游,除了寄情山水、放松身心丶强身健体之外,也是一种学习和美的享受,爰作此小记。
附1:江玑瑚黄花山钳记
巽巳行龙三百节,
穴证大富贵之地。
龙抱铁石耸黄花,
出阵贪狼少祖家。
女危斗牛金缠壁,
仙人舞修显双牙。
附2:容易宋黄花山赋
常思地灵者人自杰,土厚者心必藏,最新巧之河山,钟于胜地,亦英雄之辈出,流自名山,第一局之中,穴成美穴,即万山之内,少有佳城,惟是出于黄花,逐得此牛眠之地,上追起始,远来脉于容山。
备述其由,乃始祖于洪岭,南起北走,四方枝脚可寻,正出中行,一路干龙可察,及大水分,美脉贯于泰州,迨铁石分,首穴结于此地,龙身排玉印,食禄皇家,枝脚吊金箱,职应天府,龙来有势,层层展翅而行,脉起有神,叠叠昂头而进,魏然正大,星体端严,涌跃奔腾,神机活动,浮沉顿跌,既节节以灵通,左右扶随,亦重重而包裹,前迎后送,开宝帐以数层,左有右宜,列画屏以邮节,顿起贪狼少祖,形势非常,结成胜地龙蟠,可观可俗。
磊磊落落,庄成四面仓箱,卓卓昂昂,趁出两傍,文笔砚峰峦而叠秀,溯龙脉亦均宜,大小分流,恰似六三之贵,去来合位,职居九五之尊,举珠庭而再览明堂,放眼海而观外局,白石山为文塔,文阵堂堂,石马岭是武祺,武坊凛凛,缅维山之砂水,聚万流以朝宗,署石脚之岭作一砂而收尽,满盆罗列,悉聚会于明堂,全局精华均归于墓下,川河献瑞,邮莫馨共灵胜之长,山岳呈祥,说不尽,其精英之妙,是以生成吉地,本自天然,穴成奇形,犹须人事苟筑坟,合度,仙骨定卜英灵,若选课得宜,后代必当兴盛,午戌二年钟秀气,生佳儿,庚辛两岁应来峰,显扬贵孑,武才凛禀,官居一品之高,文土繁多,名播八方之远,富堪敌国,贵极当朝,总之福人与福地,无福者极难相逢,缘因归缘士,有缘者亦易相逢,爱将笔墨以陈词,书之纸筏以作记。
附图: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