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潭镇旅游景点攻略(江汉平原富硒第一镇)
沈芳蕤 • 2023-11-04 20:04:13 • 次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仙桃市三伏潭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优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伏潭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一 产业振兴 如火如荼
走进冬日的三伏潭镇,极具江汉平原建筑风格的“中国硒馆”已基本封顶,工人们正拖着砂石混凝土,进行着屋面的找平施工。
不久后,这座总面积一千多平米的“中国硒馆”,将成为江汉平原富硒第一镇——三伏潭镇展示富硒文化、宣传江汉平原非遗文化、吸引企业投资三伏潭富硒产业的重点窗口。
而在“中国硒馆”的隔壁,一座时尚的酒店,也已破土动工。
这条4.5公里长的南环路,将成为三伏潭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本。
而这,也只是三伏潭镇2018年城乡快速发展的缩影。
2018年,三伏潭镇以打造江汉平原富硒第一镇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三大攻坚战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培育为主抓手,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走在了仙桃乡村振兴的前列。
二 盘活扩规了一批企业
一是盘活了4家僵尸企业,处置了3宗闲置土地。
三伏潭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浙江尚隆纺织、朵以服饰、鑫伊秀服饰、素腾服饰、安徽百盛集团等大型纺织和服装企业,通过租赁和重组,盘活了一批闲置的厂房,促进了原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5家企业扩规裂变。
辖区内永华食品、仙康生物、斯巴达克、佳凌卫材、台湾欣意和南六公司合资生产线等五家规模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扩充产能,产业的遍地开花,有效推动了三伏潭镇域经济的发展。
三 引进了一批农业市场主体
一是全年新增农业市场经营主体18家。
全镇市场经营主体达到162家,其中家庭农场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2家。
仙桃市三伏潭镇党委书记张艳敏同志(右二)
向来访的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考察团介绍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二是全年流转土地达12000余亩。
鲜码村依托同舟花生合作社流转530亩种植富硒花生;
西乐寺村流转430亩、夏市村流转1260亩、栗林嘴村流转5000亩集中发展虾稻共育;
彭桥村借助软弱涣散村整顿契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流转1300亩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
李台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流转630亩建设园林花卉景观基地...
四 发展了一批扶贫产业
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脱贫思路,三伏潭镇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
西乐寺村、双剅村的双孢蘑菇大棚经济效益初显;
毛小村、丰口头村新建蔬菜大棚200个;
毛小村、双剅村、下夹沟村、丰口头村新增杭白菊、半夏等中药材种植5000亩;
李台村、红阳村新增稻田养虾2000亩;
七个贫困村的光伏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均已实现收益...
五 扶贫产业 空间布局
因地制宜,三伏潭已初步完成了产业的空间布局。
李台村,是仙桃市重点贫困村,基础薄弱。自从被纳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这里被定位成了三伏潭的苗圃园林基地,短短两年时间,这里的苗圃建设已初步完工。与此配套的,还有路灯安装、厕所革命、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也已全部完工。
待春暖花开,这里将是一幅绿意盎然、花香四溢的乡村美景图。
隔壁的栗林咀村,也在享受着硒资源带来的发展机遇。
富硒,是栗林嘴的金字招牌,恰到好处的硒元素,也使得栗林嘴的富硒米,成为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
因有着良好的基础,栗林咀轻松地走上了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如今的栗林咀,清泉横溢、绿水漫流,优良生态特色凸显;鸟语花香,绿树丛从,处处展现新的生机。
游船码头,钟塔,竹屋,驿站,生态岛,一幅恬淡的水乡田园风景画徐徐铺开。
六 打好三张牌 推动乡村振兴
打好富硒牌,打造江汉平原富硒第一镇。
未来的三伏潭,将以富硒特色小镇建设来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培育市场新型主体来引领富硒产业提质增效;以农旅融合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大力推广富硒农业+旅游、富硒农业+民宿、富硒农业+电商等模式。借助中国硒馆开馆,大力造势,扩大影响,提升对外知名度。
打好生态牌,创建全国生态镇。
一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抢抓机遇,继续以栗林嘴、李台村为试点,围绕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建设进度,为全市乡村振兴探索经验,提供借鉴。
二是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打好畜禽养殖污染、工业污染、秸秆禁烧、河湖长制持久战,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域实施垃圾分类,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三是全力推进生态建设。高标准打造通北路、三丰路、仙桃西站沿线宽幅林带,引导和鼓励农民开展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的绿化美化,创建森林城镇。
打好民生牌,创建省级平安镇。
一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二是聚力推进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成效实实在在。
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大变样。
三伏潭正按照既定的路线,以打造江汉平原富硒第一镇为核心目标,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终极目的,奋力拼搏,书写最优答卷。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