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炮台游玩攻略简介(漳州港风景历史之南炮台)
沈芳蕤 • 2023-11-04 20:08:47 • 次
漳州港的军事古迹南炮台,位于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炮台濒临东海,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它与厦门岛上的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着厦门海口,拱卫着祖国东南大门,素有“天南锁钥”之称。
南炮台系闽浙总督邓廷桢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配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为御侮备战而建筑的。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行扩建并改装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计有主炮一门,副炮三门,同厦门胡里山大炮为“姐妹炮”。
南炮台建成后,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曾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时,侵华英军总司令义律率领兵舰40余艘进犯广东。因遭到我军民的有力抗击,无隙可乘,乃率舰侵扰厦门。7月2日和8月22日,英舰先后窜入青屿口和厦门内港,遭到厦门军民的英勇反击。8月24日下午,英国舰队以3只舢板追逐一艘中国商船,屿仔尾南炮台的官兵目睹此景,义愤填膺,磨拳擦掌。他们把炮口瞄准英舰,猛烈轰击,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英舰被迫退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企图占领我国东南海防前线厦门岛。于8月24日从厦门撤走了最后一批日本侨民,接着宣布封锁包括厦门在内的中国南部海域。9月3日凌晨4时许,日军贸然出动“羽风号”、“若竹号”等多艘舰艇,驶进大担岛灯塔前的海面上进行挑衅。屿仔尾南炮台的爱国官司兵,早就有抗日御侮的思想准备,此刻在炮长何荣官的指挥下,愤怒的炮弹射向日舰,打响了厦门地区抗日战争的第一炮。厦门岛上的白石炮台开炮响应。日舰凭借其武器精良,也开炮向我反扑,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纷习,抗日勇士愈战愈勇,炮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日舰“若竹号”腰部冒起黑烟,渐呈下沉之势,侧边的两艘日舰慌忙向它靠拢,夹持着该舰向台湾方向溃逃。
光阴荏苒,岁月飞驰。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但南炮台这座在百年来反帝斗争中有战功的古建筑,仍岿然屹立在祖国东南海疆,成为人民游览与缅怀之地。
炮台介绍:
炮台的右侧将建设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大型离岸式人工填海生态岛 - “双鱼岛”。该人工岛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也是国务院审批通过的第一个离岸式人工岛项目,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离岸式人工岛项目。该人工岛位于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的中心位置,属二区大磐浅滩范围内。总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呈双海豚造型,东至规划海岸线,西抵南太武高尔夫球场,南至卓歧湾湾底,北至南炮台片区。人工岛项目的造岛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工期为3年,漳州开发区致力将它打造成集海上旅游度假、特色文化艺术休闲活动、居住为主的生态型岛屿,把它打造成厦门湾一颗耀眼明珠,未来它必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地标。
来源 漳州港论坛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