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黄瓦财神庙游玩攻略简介(晨钟暮鼓)
沈芳蕤 • 2023-11-17 04:39:49 • 次
自从去年12月初出去溜达了一圈,我便确诊了新冠,之后全家确诊,所以一连两周多,我都老实地待在家里。今天确实憋不住了,所以便想出来透透气。因为是工作日(在家办公)且天气很冷,所以决定坐着公交,看看风景。
一路坐着612路,从阜成门到了东直门,途径西皇城根北街、地安门大街、交道口、北新桥等一众老北京的核心地段,然后原路返回。返回的途中,路比较熟了,胆子便大了很多,于是便中途下了车,沿着鼓楼东大街,经过黄瓦财神庙,到钟鼓楼转了转。
这座因为雍正皇帝而知名的财神庙是北京的小众景点,深度游的朋友可以关注
黄瓦财神庙因为雍正曾经在此祈愿,得以以黄瓦盖顶,但现在只剩下狭小局促的临街正殿,后面已经都是民居了。钟鼓楼虽然经过很多次,但没有好好看过,这次细细地专程来看,倒是给我一些惊喜。一直以为钟鼓楼是一座楼,但实际却是两座,而且两座风格差异很大。鼓楼是红色建筑,高大威武,位于南侧,钟楼则为青色建筑,古朴雅致,位于北侧。两座楼南北呼应,倒不失为一座有特色的历史景观。
高大威武的鼓楼位于南面,与北面的钟楼遥相呼应
与鼓楼的高大威武相比,钟楼古朴雅致,别有韵味
虽然疫情而且天气很冷,已经有人穿着汉服在钟楼和鼓楼之间的广场上摆着各种造型拍照。当时觉得有些奇怪,后来才得知,钟、鼓楼现在是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被民谣歌手赵雷的歌曲《鼓楼》带火。更火的拍照地点是鼓楼的正面,这里有一块三角地,特别适合和鼓楼的红墙绿瓦背景合影,也可以在这里等等赵雷歌曲中提到的107路电车,一起合影。我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些拍照的诀窍,但是确实被这块三角地前后能够看到的景色吸引,也拍了一些照片。
钟楼和鼓楼是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现存的钟、鼓楼是清乾隆十年重建,距今快300年了。几百年来,晨钟暮鼓曾响彻北京的上空,成了这座城市的时间的标志,承载人们的记忆和感情。
站在三角地往后看,是巍峨雄伟的鼓楼。往前望,顺着视线中的地安门内大街,远远便看到景山。这就是所谓的北京中轴线了——从北边的钟鼓楼,到景山、故宫,再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之后到南边的前门、正阳门、前门大街。这笔直的一路联通了北京的南北,也把很多老北京的特色景点连接在了一起。
站在鼓楼前遥望景山,道路尽头的小黑点便是景山
离开钟鼓楼向南,走了200多米,便到了眼袋斜街。虽然是很有名的一条古街,但已经成为商业街,我因为着急回家,没有细看。穿过烟袋斜街,沿着什刹海的河边到了荷花市场,我便坐上车匆匆回家了。
走在什刹海的河边回望,居然很清楚地看到了鼓楼
这次出来只为透透气,却也是看了钟鼓楼、烟袋斜街和什刹海,已经很满意了。冬天的北京带着一股寒意,但因为穿得多,又正值午间,还是暖融融的。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