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武当山遇真宫游玩攻略简介(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之九宫)

沈芳蕤 2023-11-22 14:06:17

摘要: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到达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尊武当山为大岳和治世玄岳,被誉为皇家寺庙,以四大名山都鞠躬,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而

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到达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尊武当山为大岳和治世玄岳,被誉为皇家寺庙,以四大名山都鞠躬,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而闻名。明朝大修武当山,建造了太和宫、清微宫、紫霄宫、朝天宫、南岩宫、五龙宫、玉虚宫、遇真宫、净乐宫,九大宫殿群。

1、净乐宫

武当山九宫之首,位于丹江口市郊区丹赵路,原址在武当山北麓古均州城内(后因修建丹江口水库,水淹均州城,迁址到丹江口市的丹赵路)。据《太和山志》记载:“祖传帝之先(即真武大帝之父)为净乐国王,净乐治麇,而均即麇地,故以名宫焉。”该宫创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毁于火灾,康熙三十年(1691年)动工重建,六载而成,乾隆元年(1736年)又遭火焚。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520余间,由东中西三院组成。

2、太和宫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 (1416),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所铸造铜钟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之题诗碑刻,岩顶崇台之上置有铜殿一座,其高2.9米,宽2.7米,深2.6米,铸造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天柱峰巅,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移置于此,故名“转运殿”、“转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经堂。

3、紫霄宫

紫霄宫坐落在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四周山峦自然构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紫霄宫是武当山保管较完好的皇家庙观建筑群。建筑对称规划,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清楚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4、朝天宫

传说,朝天宫是天庭与人世的分界限,古时朝山进香的人走到这里,就以为是走进了天界,因而,他们都要在这里先礼拜后再继续登金顶。这里是神仙云游观视人世的最低界限,也是凡人登临的最高境地。朝天宫主殿内供奉玉皇、真武等神像。如今,宫内设有“历代皇帝与武当山”的专题展览,荟萃了历代皇帝为武当山所下的圣旨、题字等文物,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武当道教在历代皇室扶持下逐渐走向鼎盛的历史。

5、南岩宫

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地处武当山南岩之上,南列天柱诸峰,北瞰五龙顶,东望展旗峰,西有飞升台,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后屡加修建,现存部分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重修遗存,为中国道教武当派宫观。南岩宫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达61187平方米,有庙房共83间,总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主要由南岩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等建筑构成,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为武当山敕建九宫中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

6、遇真宫

遇真宫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的山麓,海拔174.7米,背依凤凰山,面对九龙山,左为望仙台,右为黑虎洞,山水环绕如城,旧名黄土城。此宫周围高山环抱,溪流潺潺,大树参天。 明代初期张三丰在此修炼,永乐年间皇帝命令在此地敕建遇真宫,于永乐十五年竣工,共建殿堂、斋房等97间。到嘉靖年间,遇真宫已经扩大到396间,院落宽敞,环境幽雅静穆。时有殿堂、斋堂、廊庑、山门、楼阁等大小建筑二百九十六间。现存宫墙较为完整,长697米,高3.85米,厚1.15米,顶残破。由前至后,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斋堂、真仙殿、山门等。遇真宫以奉祀张三丰而著称,其真仙殿中存有张三丰铜铸鎏金像,身着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姿态飘逸,颇有仙风道骨,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明代艺术品。

后租赁武馆烧毁,在修复中。

7、五龙宫

五龙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以西的五龙峰山麓,地势清幽。它是武当山建筑最早的八宫之一,历经唐、宋、元、明代修缮,建有宫观庙宇850间,规模一度庞大,现仅存宫门、红墙、碑亭及泉池、古井等。近年陆续恢复了龙虎殿、元君殿、玉像殿等建筑。

8、玉虚宫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道教指玉虚为玉帝的居处。这里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武当山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襄渝铁路顺着宫前横贯而过。 玉虚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规制谨严,院落重重。因真武神为“玉虚师相”,故名。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山时,这里为大本营,故俗称“老营宫”。

9、清微宫

清微宫是明大修武当时首建的八宫之一,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居重要地位,位于武当山金顶以西约1.5公里处,其地向阳,诸峰环列,冬暖夏凉,环境清悠。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玄帝大殿、山门、廊庑、方丈、道房、斋堂、圜堂、厨堂、仓库等计31间。后因失修逐渐毁废。今存建筑有大殿、配房、琉璃化纸炉等21间,建筑面积605平方米,占地面积5390平方米。

清微宫在武当山道教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里曾经高道云集,是武当道教重要的讲学传道的场所,也是游方道士和金顶太和宫养老道士清修的地方。清末毁于战火。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