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游玩攻略简介(昆明西山)
沈芳蕤 • 2023-11-24 09:33:05 • 次
昆明滇池
在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一个西山景区,被认为是云南第一风景名山,位于滇池的西岸,或称为碧鸡山,元代被议为“滇南八景”之首,明代更议居为“云南四大名山”之冠,可见地位之高。在所谓“滇阳六景”中即有“碧鸡秋色”之称,于清代“昆明八景”中的“滇池夜月”亦即滇池西山夜月,在当代也仍为“昆明十六景”,可见西山之美。我们一行在昆明宗亲的引领下与如织游客共赏了西山。
虚云纪念堂又名正觉寺
西山有众多美景如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玉兰园、龙门石窟等,均可观赏。我关注的自然与萧氏文化有关,因此我们此行的目的则是“虚云纪念堂”。“虚云纪念堂”是为缅怀一代高僧虚云法师而建。虚云法师(1840-1959年),原籍为湖南湘乡,出生于福建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据谱载为梁武帝后裔,60岁以后改字幻游,号虚云,是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被称为近两百年来中国第一高僧。1951年农历九月十二圆寂,世寿120岁,戒腊一百零一。
西山旧称碧鸡山,有“西南禅宗第一山”的殊荣,“虚云纪念堂”建在华亭寺旁,“虚云纪念堂”牌坊前后各有一联。前联为“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此联与云居山后门联。虚云老法师曾以此联自述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五帝包括了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与宣统皇帝,四朝则包括了满清王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十难即生为肉球、饥寒雪掩、痢疾待毙、口流鲜血、失足堕水、大病顿发、索断浸水、险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可见虚云一生的历史坎坷。
后联为“身本如来自是长生长不老,寿府无量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虚云纪念堂”牌坊背面所刻“禅宗祖庭”四个字的脚注,联中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之意。“虚云纪念堂”内设有宣传栏,介绍了虚云一生的经历与贡献。
“虚云纪念堂”内复有虚云舍利塔,我曾按照规范走了一圈。据介绍:虚云禅师舍利塔是1988年从华亭寺内的海会塔迁移过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华亭寺在海会塔前面原来天井的位置开辟出一块土地,并在正中间奠基来建虚云舍利塔。至于虚云舍利塔的来由,也就是为什么要建,心明大和尚说,在虚云生前可能交代过皈依弟子唐宽清居士,要把他圆寂后的真身舍利留一颗给华亭寺。虚云圆寂后真身舍利由虚云的弟子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当家法师达定长老保管。1981年,唐宽清居士赴云居山真如禅寺找到达定长老,得到了一颗虚云的真身舍利。此后,这颗舍利就一直保存在她的家中,直至1988年华亭寺虚云禅师舍利塔顺利奠基,唐宽清居士才终于完成了虚云大师在华亭寺的夙愿。
这座舍利塔的设计,是聘请了云南省当时比较知名的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李岱传,并由剑川书法家张在川先生撰写塔名。舍利塔建成后就将虚云大师的舍利宝瓶安放在了塔内。到虚云纪念堂建成后,心明大和尚认为这座塔放在海会塔就有些不妥了,于是就将舍利塔迁到了纪念堂的旁边。在迁建过程中,就把这颗虚云真身舍利请了出来,供奉在华亭寺中。现在的舍利塔中供奉着虚云的发舍利。(以上资料来自《云南政协报》所载王德华文)
寻思“虚云纪念堂”,是这次云贵川家访的重要成果。
往期推荐:
蓝图绘就,让古村落焕发新风采——革命老区下坑村巡礼
橘子洲头扬风帆——记地名与萧邑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筹组暨研讨会
砥砺前行云和月——记广东茂名市电白区政协常委萧钦华
供稿|萧洪恩
编辑|萧书华
审核|萧建平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