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玉海楼游玩攻略简介(温州瑞安的玉海楼)
沈芳蕤 • 2023-11-27 21:02:57 • 次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去温州瑞安的玉海楼了。玉海楼,位于温州瑞安玉海街道忠义街,是历史上的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是清末瑞安名儒孙诒让家族的故居和藏书处,现在免费对外开放。

孙诒让,清末大儒,和俞樾、黄以周并称为清末浙江三先生。

虽然忠义街的游客熙熙攘攘,但玉海楼的参观者并不算多,这里也算闹中取静,是一片清静的小天地。

进门后,可以看到郭沫若题的字:“玉成桃李,海涌波澜”。

孙诒让一家挖掘并传承了南宋永嘉学派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因此,在玉海楼里,随处可见永嘉学派的痕迹。比如这幅对联上所写的“经世追陈傅良叶正则学识”,提到的“陈傅良”和“叶正则”叶适水心先生都是永嘉学派的重要代表学者,并且也都是瑞安人。水心先生叶适出生于温州瑞安,少年时才随父母搬到郡城永嘉(现在的温州鹿城区),而叶适的老师陈傅良是瑞安塘下镇人。

在玉海楼里,藏着一个小小的荷塘,盛夏时分,荷花也已绽放。

瑞安,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历经文化滋养,是世代注重礼读的文儒之地。
永嘉学派始于宋朝,延续至清末,重新焕发光彩,在瑞安尤其灼灼,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瑞安亦被称为“东南小邹鲁”。
据嘉靖《瑞安县志》记载,瑞安民风“始于晋而盛于宋”。

宋元时期,造纸业、雕版印刷业日渐成熟,“永嘉学派”的影响也渗透到方方面面。在温州,南戏应运而生,而藏书楼和书院等文化场所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藏书楼主要分为官方的官府藏书楼和私人的私家藏书楼两种。目前发现文献最早记载的瑞安官府藏书楼是县学内的经史阁(现在的瑞安玉海街道实验小学一带)。北宋“元丰九先生”之一的许景衡曾作《经史阁记》一文对此进行记载。
除了官府藏书楼和私人藏书楼之外,古时的寺庙也是藏书著述的理想场所。“元丰九先生”之首的周行己(1067年-1124年)曾在闲心寺潜心著述,留下了《闲心寺置经藏文》,是迄今为止瑞安市已发现有关寺院藏书楼的较早文献记载。
随着书院的兴起,书院藏书也随之出现。我们也可以将书院的藏书楼理解为现在的大学图书馆,对学术文化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极为深远的作用。
陈傅良曾在仙岩创立书院,其书院的藏书楼之藏书亦相当可观。

叶适在给陈傅良的墓志铭里曾写道:“拥书如林,其乐欣欣。”

如果你对瑞安的历代藏书楼感兴趣的话,那么在玉海楼参观,会收获许多知识。

作为一代鸿儒,孙诒让博学精深,从十三岁开始就写书著述,一直到六十一岁辑《籀庼述林》,著作等身。
孙诒让,字仲容,晚号籀庼,而“籀庼学派”就是孙诒让创立的学派。所谓“籀”,音zhòu,是阅读的意思;而“庼”,音qǐng,是小厅堂的意思。“籀庼学派”是宋朝永嘉学派的延续、传承和创新。

在瑞安玉海楼里,还藏着一座私家花园。私家花园小而美(虽然从私家住宅的角度来说,也不算小花园了),颇有情致。

私家花园里一小片池塘,里面锦鲤游弋。在花园里抬头看,能够看到周围的高楼,让人不由地感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即将参观完毕,打算从出口离开的时候,看到出口处还设有一个小小的图书角,图书角的一个书架上还摆着关于孙诒让、叶适和陈傅良的书籍。我问了一下保安大叔,大叔说可以免费取阅(每种限拿一本)。

谢过大叔之后,我根据自身需要,拿了一本陈傅良和叶适的传记。翻开看看,发现是比较简易好懂的图文并茂版,也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总之,如果你对瑞安文化历史感兴趣的话,那么玉海楼绝对不容错过。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