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乐山凌云寺游玩攻略简介(乐山大佛的守护寺院凌云寺)

沈芳蕤 2023-11-28 00:51:59

摘要:乐山大佛享誉海内外,但您了解乐山大佛背后的故事吗?大佛所在的山叫凌云山,有九座山峰,相传当初各峰都有寺庙,但到会昌年间年(公元844--845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其余八座山峰上

乐山大佛享誉海内外,但您了解乐山大佛背后的故事吗?大佛所在的山叫凌云山,有九座山峰,相传当初各峰都有寺庙,但到会昌年间年(公元844--845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其余八座山峰上的寺庙皆毁,而乐山大佛背靠的凌云寺,当时属于“中心大寺”,而且“做工精妙”,才得以保存下来。

凌云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佛景区凌云山栖鸾峰旁,毗邻乐山大佛,与乌尤寺隔江相望;山环水绕,风水极佳。寺院创建于唐初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距今有1400余年,早于乐山大佛的建造。到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大佛时,寺院又得到扩建。现今凌云寺布局简单,主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

凌云寺没有牌坊和山门殿,来到寺院就是天王殿,单檐歇山顶,黛瓦红墙,在绿树丛中的掩映下,佛韵十足,仙气飘飘;前方就能看到涛涛江水和威严高耸的大佛,真是一佛镇三江坐看潮起潮落,九峰拥凌云任其云卷云舒。

殿宇上悬挂的不是“天王殿”的匾,而是上书“凌云寺”。别有洞天处是这个“凌”字是三点水旁,多一点,这是晚清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因为这里是三江汇合处,所以多了一点;这让我想到乾隆的御笔,独乐寺的“报恩院”,院字少一横,因为恩是报不完的,所以少一横。古往今来在字上做文章的事情还真不少。

殿内居中塑像为弥勒佛,玉身金衣,双耳垂肩,开怀大笑,十分喜庆,布袋和尚造像。皤腹便便包容世态炎凉看破悟透,喜笑颜开为善念信女施财赐福。

弥勒佛两旁分列四大天王,这里的造像真是太威武雄壮了,虽然身着铠甲,但健硕身姿一览无余,怒目圆睁,剑眉倒立,就连胡须都透着威严,太传神了。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位列二十四诸天护法中。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奏响梵乐;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慧剑斩烦恼;西方广目天王的手擒祥龙,万变不离其宗;北方多闻天王手握吐宝鼠,赐财保平安。

天王殿后面是护法殿,内供一尊韦驮菩萨圣像,身着金甲,威武帅气,降魔金刚杵立于地上,将军身童子貌三洲感应,金刚智解脱体万国威灵。

韦驮菩萨的对面就是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上覆灰瓦,脊端饰有鸱吻,中间雕有宝瓶;檐下楹联耸立,匾额高悬,实木的门窗把殿宇衬托的华贵气派。殿外供灯闪耀,香烟缥缈,一派祥和宁静的佛国圣境。

殿内居中供奉三身佛,分别是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三身佛象征着佛身、圆满和智慧。

殿宇两厢还有十八罗汉,神态差异极大,有文雅斯文的,有龇牙咧嘴的,有怡然自得的,有瘪嘴沮丧的.......形形色色,惟妙惟肖,引人驻足。

两厢罗汉的尽头,每边各有两位菩萨,这四位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这些塑像还是明代的文物,来了一定要仔细观瞻,不要错过。这里的文殊和普贤均为男身像,实属罕见,在五台山的镇海寺曾见过三大士(文殊、观音、普贤)的男身像。

大雄宝殿的背后是观音殿,上悬“百丈佛光”的匾额,慈航普渡娑婆客,百丈佛光照世间。

殿内的观音造像精美绝伦,俨然就是一位公主,贵气逼人,菩萨洒脱的坐在宝座上,左腿自然下垂,右腿屈起,右手随意的放在右腿上,左手的净瓶顺势向下倾倒,整个造像让人感觉没有丝毫的刻意而为,水到渠成。慈云法雨度众生,净瓶滴水沁禅心。

观音菩萨左侧的善财童子活泼可爱,宛若一位纯真的孩童,双手合十拜观音;右侧侧的龙女安静甜美,手捧宝珠。背后的背光上雕刻的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化度众生的故事,做工精细,情节生动,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凌云寺主轴线的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于1930年新建,砖石砌成,一层前出廊,二层有观景台,门窗还有装饰线,通体藏红色,感觉很洋气。一层门楣上悬挂“正法眼藏”的匾额,道出了寺院的宗派;二层悬挂“藏经楼”的匾额,殿内藏有寺院珍贵的经文和佛像。

凌云寺为乐山大佛的守护寺,有幸躲过唐武宗灭佛的破坏,但历经千年风风雨雨,岁月变迁,殿堂佛像或多或少都有改变,但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初衷坚如磐石,能有机会参拜这样的寺院,也是一种缘分,一种幸运。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