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西安鼓楼(古城探微西安鼓楼)

沈芳蕤 2023-10-08 17:50:40

摘要:文/卞润梓西安鼓楼位于西大街鼓楼什字北口,东与钟楼遥遥相对,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成4年。西安鼓楼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4平方米。鼓楼为歇山顶重檐木构建筑

文/卞润梓

「古城探微」西安鼓楼

西安鼓楼位于西大街鼓楼什字北口,东与钟楼遥遥相对,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成4年。西安鼓楼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4平方米。鼓楼为歇山顶重檐木构建筑,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身覆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周有走廊。

西安鼓楼测绘图

鼓楼为皇家等级建筑,但建筑本身超过北京天安门的高度。面阔七间38.6米,进深三间19.8米。鼓楼台基高9米,建筑高25米,总高34米。南北正中券洞门高宽6米,深38米,与西安城墙城楼结构类似。明清时期,西安鼓楼之上存“闻天鼓”,晨钟暮鼓,与钟楼起到报时作用。

明代明秦简王朱诚泳有《鼓楼记》碑,文云:“予间阅始祖愍王起居注,内载一事:洪武十三年九月初一日,长兴侯耿炳文、左长史文原吉、右长史汤诚之,偕陕西布政司左布政王廉、西安府知府王宗周于东殿启知起建鼓楼。是日微雨。噫!自始建逮今盖百十余年矣。”对鼓楼的建设进行了部分记载。

《重修西安鼓楼记碑》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与乾隆五年(1740年)鼓楼曾先后两次重修。乾隆五年重修鼓楼后,陕西巡抚张楷撰文立碑《重修西安鼓楼记碑》,碑文云:“农用足而贮蓄饶,男娶女归,礼兴讼息。于是进有司而启之曰:古者兴作之事,必于岁丰农隙之时,今所举宜奚先。皆曰鼓楼久不修将坏。爰与方伯帅公念祖计度财用,以授长安令王端集工而营之。腐者易以坚,毁者易以完,崇隆敞丽,灿然一新。登楼一望,则近而四郊万井九市百廛,烟连尘合,既庶且富之象毕陈于几席;远而终南、太乙、二华、九嵕,云开雾隐,献珍效灵之致群聚于户牖,其观览之盛可谓壮矣。而寝兴有节,禁御以时,奸慝不生,民安其居,则又为政之要务也。”

鼓楼旧照(牌匾被毁前)

鼓楼最上层南檐悬挂“文武盛地”金字牌匾,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陕西巡抚赵可怀重新书写,清乾隆五年(1740年)大修时换上了新的牌匾,“文武盛地”则由陕西巡抚张楷摹写乾隆皇帝御笔写成。鼓楼北檐悬挂咸宁学士、大儒李久宽书“声闻于天”四字牌匾。取自“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匾均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字为贴金凹体。

鼓楼旧照(无牌匾)

抗战时期,鼓楼楼脊和立柱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建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1952年,鼓楼得到了彻底翻修,外檐采用沥粉金龙和玺彩画,内檐施大点金旋子彩画,采用清代帝王宫殿装饰方法进行了彻底翻修。

鼓楼“文武盛地”新匾额

十年浩劫中“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两块牌匾被撤下烧毁,幸运的是,鼓楼本身并未遭到破坏。1996年,西安市重制鼓楼大鼓,大鼓高1.8米,直径2.83米,用整张牛皮蒙制而成,重1.5吨。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象征2000年,跨入21世纪。2004-2005年,西安古建人员和书法家合作摹仿原匾照片文字,重新制作了两件牌匾挂到了鼓楼之上,得以再现晨钟暮鼓的西安一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①俞茂宏等著.西安古城墙和钟鼓楼:历史、艺术和科学(第2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②王浩远著.史说长安·明清卷[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8.

③张永禄主编.明清西安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