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贵溪龙虎山悬棺游玩攻略简介(张天师故里看悬棺)

沈芳蕤 2023-11-01 05:30:31

摘要: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祖庭,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祖庭,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构成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西南蜀中创立了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后四代孙张盛徙居龙虎山,肇基炼丹于此,形成道教正一派。张天师承袭至今已六十五代,历经近二千年。大上清宫是天师修道之所,正一观是天师祖祠,而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明代朱元璋对道教恩宠有加,甚至以仅次于孔子的礼遇对待张天师,故龙虎山天师府的建筑规模是全国所有府第中唯一可与孔府相媲美的。

天师府—天师起居之所

走铁路动车到龙虎山,不到五个小时到达鹰潭。鹰潭火车站到龙虎山汽车很多,30多分钟可到达上清宫。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道宫古朴,规模很大。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108将就是从大上清宫放出,成乱世英雄。从大上清宫到天师府再到正一观,可步行也可搭车。正一派道士大多散居城镇乡村,有家室,不常住宫观。一路上,所见村庄民居,据说大多是道士家庭,而且多数姓张,谓是天师后裔。现任天师府主持是张道陵后裔,排行第65代。天师府不但建筑古朴,其楹联也显示府第历史悠久、声名显赫。如:天师府天师殿门墙楹: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横额:相国仙府。 天师府西门门楹:世爵久膺,德绵汉代;元纲永握,道阐名山。 明·董其昌题天师府大门抱柱楹: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匾额:嗣汉天师府。 可见天师府不同一般。

大上清宫—天师修道之所

正一观—天师祖祠

从正一观可坐黄包车到漂流码头乘泸溪河竹筏。乘坐竹筏,沿江漂流,您可欣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的龙虎山,更可观看溪中曲项向天歌的鹅群、溪岸捣衣浣纱的村姑。当竹筏行至仙水岩时,您便进入了泸溪河的精华景区,两岸有神似的岩石“十不得”美景(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仙女配不得、莲花戴不得、仙桃吃不得、丹勺用不得、道堂坐不得、云锦披不得、石鼓敲不得、剑石试不得、玉梳梳不得),真是此景只有天师故里有。漂流终点,即是看悬棺之处。

漂流的竹筏  

在崖墓文化中,我见过武夷山和长江三峡悬棺,有墓穴和挑木几种。而龙虎山崖墓年代久远,数量众多。在这些悬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的棺木,形式各异,有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同一家族几代人。

这些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大多用巨大的整段楠木制成。形态上有干栏式建筑造型的屋脊棺,圆筒独木的独舟棺,方形棺等。大多数岩洞还安装了封门板,其意不让人看见洞内情况和防止鸟兽进入洞内捣乱,让先人居住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极乐世界。

经鉴定,龙虎山崖墓已距今2600多年。从考古发掘的陪葬物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族人。 那么,这些棺木是怎么吊上去的呢?旅游部门请专家研究,认为是事先由人从峭壁或山顶爬进崖洞,再用纵向和横向的绳索将棺木吊入洞中。每天下午一时,龙虎山有悬棺表演。这是拍得的几个镜头。

鼓乐起,准备起吊

人从吊下的绳子往上爬,画面右手洞中已有人在接应,见下面放大照片

吊棺

入洞穴

如果花几元钱坐船到江心看悬棺最为清楚: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