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漳州中山公园游玩攻略简介(我在漳州逛古城)

沈芳蕤 2023-11-17 06:47:11

摘要:2023年5月8日晚我坐动车到漳州,此行是因公出差,因动车晚点,我到达入住的酒店已是8点了,酒店位于中山公园旁的中闽百汇内,下楼就可以逛古城了,非常便利。我在就近的小巷中的一家面

2023年5月8日晚我坐动车到漳州,此行是因公出差,因动车晚点,我到达入住的酒店已是8点了,酒店位于中山公园旁的中闽百汇内,下楼就可以逛古城了,非常便利。我在就近的小巷中的一家面馆吃了晚餐,然后就开始逛夜间的古城了。

台湾路上有些民国建筑,极具南洋风格。

香港路上两座明代牌坊

这上面有全国最小的伽蓝庙

老字号店铺--天益寿药店

漳州府衙旧址

古石板路

文庙的泮池

漳州文庙

福州的晓风书店应该都关闭了吧

入口处广场上众多的小吃摊

时间太晚了,回酒店休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继续逛古城。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陈元光为首任刺史。自唐贞元二年(786年)州治两迁至今址(芗城区),一千多年来漳州古城一直作为州、郡、路、府之治所。“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漳州古城特色的最佳概括。

先来逛逛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始建于1918年10月,原名“漳州第一公园”,1926年更名为“中山公园”,园内有多株名木古树,是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龙柱亭

中山公园纪念亭

半月形的七星池,池壁皆为板石砌成,为府衙的整体组成部分,对研究“紫阳古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中山公园后门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1999年旧城改造时,教会筹集了500多万元资金,于2006年建成这座罗马风格的新堂。

逛完中山公园,穿过尚未开门的小吃街,沿着东壕沟走起。

城濠修浚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俗称宋河,是古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古城中为数不多的宋代遗构,千百年来可通舟楫,至今仍发挥排水泄涝的作用。

东西两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建,宋代桥上筑亭,东西相对。桥下濠沟贯通古城,保持千年历史风貌,体现了“以河代城,以桥代门”的独特筑城型制。

我所见的是东桥,原名“名第桥”,相传在该桥竣工之日,漳州士人周匡物进士及第的消息传来,故取名,明代改名东清桥。东桥亭现为三进庙宇,为明清重建,亭内刻有明代名画家卓上洋题联和盘龙石柱。因时间不多,就没有入内参观了。

转道走修文东路,往文庙方向走去。

漳州文庙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

九点才能入内参观,时间上又不允许了。

这是文庙旁的始兴南路,古称新府路,是明清时期新任官员到漳州府上任的必经之路,因地势南低北高,经此路进府衙可谓步步高升。民国八年(1919年)陈炯明主政漳州时,用拆掉的城墙条石铺设路面并保留至今,现为漳州古城仅存的一条古石板路。

沿修文西路往牌坊的方向走,两座明代牌坊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石仿木结构,三间五楼十二柱,也是第二等级“恩荣”坊,就是皇帝下旨,地方财政拨款建造。

尚书探花坊,古拙大方的功名牌坊,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漳浦人林士章而立,林士章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漳州历史上五位鼎甲三元之一),明代漳州唯一担任过南京、北京国子监祭酒,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牌坊中那精致的镂空石雕,展现出闽南石雕的高超技术。

三世宰贰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龙溪人蒋孟育及其父蒋相、祖父蒋玉山而立。蒋孟育是1589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赠尚书。“玄云诗社”七子之一,其父、祖父均为赠侍郎。“三世宰贰”意为三代均任副的官职,背面的“两京敭历”意为在南京、北京两地当官政声卓著。

在台湾路上有一座残缺的“六代承恩坊”,是为表彰明代洪明祖孙六代而立的。如今只余两根高大厚重的石柱挺立在路边。

位于振成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也是未到参观时间。

汪春源故居和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同样大门紧锁。

看看时间,得赶紧去办公事了。漳州古城,下次有时间再慢慢逛吧!

(注:景点介绍均摘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