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攻略

泰安秦泰山刻石游玩攻略简介(继续我的文字之游一一山东泰山刻石)

沈芳蕤 2023-11-01 05:57:42

摘要:#走进博物馆#(原创泰山刻石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136130件(套),一级文物数量8273件(套),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挤进全国第三。红陶兽形器介绍一下山东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走进博物馆#(原创

继续我的文字之游一一山东《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

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136130件(套),一级文物数量8273件(套),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挤进全国第三。

红陶兽形器

介绍一下山东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红陶兽形器(大汶口文化),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甲骨文

甲骨文

亚醜钺(商),

颂簋

颂簋(周),鲁国大玉壁(战国了),银雀山汉简,东平汉墓壁画(汉),九旒冕(明),

郑板桥双梅图轴

郑燮双梅图轴(清)山东泰安市泰山岱庙的秦《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介绍

我来到了位于泰山南麓的岱庙(又称东岳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的重要场所,素有“华复名山第一庙”之称。

走进御座内,一座宏伟的大殿呈现眼前,名叫“天贶殿”(宋代建造),与北京故宫大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为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泰山刻石》就在此。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丞相李斯为颂秦之功绩,而立碑刻石,原石早佚,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泰山刻石》拓本

前半部系公元前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刻制,刻石四面宽窄不等,为小篆的标准字体,原石不知何时失毁,明末有断石出土,仅存二十九字。清乾隆五年又毁于火,仅余残石十字。

碑亭

传世有明安国归藏北宋时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近乎于全石之拓本,均为李斯所书,基本接近于秦篆的原貌。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正,线条亦圆亦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疏密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李斯(?一公元前208),秦上蔡人,荀卿的学生。秦始皇既定天下,李斯为丞相,把籀文改简为小篆,现流传的有秦《峄山》《泰山》等刻石。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释文:“臣李斯臣去疾御史大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

作为秦篆的代表作品之一,历代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臣”字

“李斯书写的小篆碑,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原《泰山刻石》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字残石,又称泰山十字。

现尚存完整七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以及半残三字“斯昧死”。

登泰山

看到这块《泰山刻石》,我心满意足,与石亲吻,五体投地,喜不自禁。嗚呼,《泰山刻石》能保存至今,是书法界幸事,也是国之幸事也。

《泰山刻石》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